金陵山色里,蝉急向秋分。
迥寺横洲岛,归僧渡水云。
夕阳依岸尽,清磬隔潮闻。
遥想禅林下,炉香带月焚。
形式:五言律诗押[文]韵翻译
在金陵的山色之中,秋分时节蝉声急促。远处的寺庙横跨在沙洲小岛上,归来的僧人渡过波光粼粼的水面和云雾。夕阳依偎着河岸渐渐沉没,清澈的磬声隔着潮水隐约可闻。遥想在那禅林深处,炉中香火伴着月光静静燃烧。注释
金陵:古都南京的别称,因其地处金陵山而得名。蝉急:蝉因秋季来临而叫声急促,象征季节变换。秋分:二十四节气之一,昼夜时间相等,标志着秋季的中间点。迥寺:遥远的寺庙。横洲岛:寺庙横跨在小岛之上。归僧:晚归的僧侣。夕阳:傍晚的太阳。依岸尽:随着太阳落山,光线似乎依附河岸直至消失。清磬:佛寺中的磬,一种打击乐器,声音清脆,常用于宗教仪式。隔潮闻:声音隔着潮水传来,表明距离较远但清晰可辨。遥想:远远地想象或思念。禅林:禅宗的寺院,这里指修行佛法的地方。炉香:在佛前焚烧的香,用于祭祀或净化心灵。带月焚:香火与月光相伴,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诗人以优美的笔触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深情留恋和对僧人的不舍之情。金陵山色,蝉鸣声中透露出秋意渐浓,这是时间流转与季节更替的写照,带有一丝淡淡的悲凉。迥寺横洲岛,归僧渡水云,则展现了空间的广阔和诗人对僧人离去的目送。
夕阳依岸尽,清磬隔潮闻,是时间与空间交织的美妙描写。夕阳的余晖洒在岸边,磬石声响穿越波涛,这不仅是视听结合的艺术效果,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
最后两句“遥想禅林下,炉香带月焚”,则将思绪延伸至夜深人静之时。禅房中的炉香与明月交织,营造出一幅超然物外、寂静致远的意境。这里的“焚”字,不仅形象地描绘了香烟袅袅,更有着消散尘念、净化心灵的象征意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僧人离去的不舍和对禅悦生活的向往。诗中融合了动静之美,既有秋意浓厚的时间感,也有空间广阔的视野开阔,更有心灵深处的宁静与超脱,是一首集景色、情感与哲思于一体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