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
形式:古风翻译
石鱼湖仿佛像洞庭,夏日里湖水涨满,君山一片青葱。山当做酒器,水作为池塘,喝酒的人们清晰可见,坐在小洲岛屿上。连日的长风吹起大浪,却不能阻止人们驾船运送酒浆。我手持长瓢坐在巴丘,为大家斟酒,希望以此驱散大家的忧愁。注释
石鱼湖:指形状像石头鱼的湖泊。洞庭:中国湖南省的大淡水湖,这里用来形容石鱼湖的广阔。夏水:夏季的湖水。君山:此处可能特指或泛指青山,增添景致之美。樽:古代盛酒的器具,这里比喻山形。沼:小池塘,此指代湖水。酒徒:爱喝酒的人们。历历:清晰可数的样子。长风:连续不断的大风。大浪:巨大的波浪。废:阻止,妨碍。酒舫:运送酒的船。长瓢:一种舀酒的长柄器具。巴丘:地名,这里指诗人坐的地方。酌饮:斟酒而饮。四坐:四周的人,指在场的所有人。散愁:消解忧愁。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里水势即将泛滥的湖光山色图景。"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几句勾勒出一幅丰饶生动的画面,石鱼湖宛如古代美丽的洞庭湖,而夏日的水位将要达到顶峰,使得周围的君山呈现出一片翠绿。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则是诗人对这个环境中酒文化的一种描写。这里的“樽”和“沼”都是古代盛放酒的器具,而“酒徒”指的是专门负责酒事的人员,他们在湖中的洲岛间来回穿梭,忙碌着准备工作。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表达了即便是狂风巨浪也不影响人们运送酒的决心和行动。这里诗人的笔触既展示了自然力的强大,也表现出人类面对自然不屈不挠的精神。
最后两句"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则是诗人自己在这自然美景中寻找心灵慰藉之所。诗人手持酒具(长瓢)坐在湖边的小丘上,与周围的人共同畅饮,以此来消解内心的忧虑和烦恼。
整首诗通过对石鱼湖夏日风光的描绘,以及对当地酒文化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美景与人类生活乐趣的深切感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这种环境中寻求心灵平静的一种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