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形式:古风翻译
西汉的都城长安城上空已是黑云乱翻,李傕、郭汜等人在这里制造事端。我忍痛告别了中原的乡土,把一身暂托给遥远的荆蛮。送行时亲戚眼里噙着泪水,朋友们依依不舍攀着车辕。走出门满目萧条一无所见,只有堆堆白骨遮蔽了郊原。一个妇人面带饥色坐路边,轻轻把孩子放在细草中间。婴儿哭声撕裂母亲的肝肺,饥妇人忍不住回头看,但终于洒泪独自走去。“我自己还不知道死在何处,谁能叫我们母子双双保全?”不等她说完,我赶紧策马离去,不忍再听这伤心的语言。登上霸陵的高地继续向南,回过头我远望着西京长安。领悟了《下泉》诗作者思念贤明国君的心情,不由得伤心、叹息起来。注释
西京:指长安,西汉时的国都。东汉建都在洛阳,洛阳称为东都。董卓之乱后,汉献帝又被董卓由洛阳迁到了长安。无象:无章法,无体统。豺虎:指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等。遘患:给人民造成灾难。中国:中原地区。委身:置身。荆蛮:即指荆州。古代中原地区的人称南方的民族曰蛮,荆州在南方,故曰荆蛮。荆州当时未遭战乱,逃难到那里去的人很多。荆州刺史刘表曾从王粲的祖父王畅受学,与王氏是世交,所以王粲去投奔他。 追攀:追逐拉扯,表示依依不舍的样子。完:保全。以上两句是作者听到的那个弃子的妇人所说的话。霸陵:汉文帝刘恒的陵墓,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岸:高坡、高冈。《下泉》:《诗经·曹风》中的一个篇名,汉代经师们认为这是一首曹国人怀念明王贤伯的诗。下泉,流入地下的泉水。喟然:伤心的样子。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导致的社会动荡与人民苦难。开篇“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西京”指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这里用了“豺虎”比喻战乱,以形容其凶猛和无法控制的局面。接着“复弃中国去,远身适荆蛮”,诗人表达自己不得不离开中原地区,前往偏远之地以避战乱。
下一句“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表现了诗人离别家乡时亲友间的依依不舍和哀伤。紧接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这一景象极其凄凉,通过“白骨”来形容战乱中无数生命的消逝,反映了战争带来的惨烈。
诗人继续描述“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这是对战争导致民不聊生、母子分离的深刻揭示。随后“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表达了诗人听到悲痛之声时内心的酸楚和无奈。
中间部分“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诗人在这里感慨良多,表明自己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以及与亲友是否能够团聚的忧虑。紧接着“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战乱和离别的痛苦。
末尾两句“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诗人在高处眺望自己的故乡,表达了对失去美好生活的无尽怀念。最后,“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则是诗人对于那些不幸的人们深感同情和悲痛。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惨状的描绘,以及个人离别家园、亲友之痛苦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战乱中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以及个人的哀伤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