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五色鸟,自名为凤皇。
千秋不一见,见者国祚昌。
飨以钟鼓坐明堂,明堂饶梧竹,三日不鸣意何长。
晨不见凤皇,凤皇乃在东门之阴。
啄腐鼠,啾啾唧唧不得哺。
夕不见凤皇,凤皇乃在西门之阴。
媚苍鹰,愿尔肉攫分遗腥。
梧桐长苦寒,竹实长苦饥。
众鸟惊相顾,不知凤皇是钦䲹。
形式:乐府曲辞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的《乐府变十九首(其七)钦䲹行》,通过对凤凰这一吉祥神鸟的描绘,寄寓了深沉的政治寓意。首句“飞来五色鸟,自名为凤皇”,以凤凰象征吉祥和皇权。接下来,“千秋不一见,见者国祚昌”强调凤凰的罕见和其带来的国家繁荣。
诗中通过凤凰在明堂的待遇变化,暗示了朝政的兴衰。“三日不鸣意何长”表达了对凤凰沉默的忧虑,暗指皇帝疏于政事。凤凰在东门和西门的凄凉境遇,与之前明堂的荣耀形成对比,反映出社会的失衡和凤凰的落魄。
“梧桐长苦寒,竹实长苦饥”借凤凰的困境,寓言贤才的困顿和朝廷的冷漠。最后,“众鸟惊相顾,不知凤皇是钦䲹”揭示了人们对于凤凰身份的无知和对其遭遇的冷漠,寓意着人才被忽视和政治的昏暗。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凤凰为载体,寓言深刻,反映了作者对明朝中期社会现实的忧虑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