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停翠辇,谯邑驻鸣笳。
园荒一径断,苔古半阶斜。
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
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
形式:古风押[麻]韵翻译
在新丰停下华丽的车驾,于谯邑响起号角声停留。庭院荒芜路径被截断,古老的青苔铺满半倾斜的台阶。前方的池塘水分不断更替,往日的树木开出了今春的花朵。一旦离开此地,四海之内皆可成为家。注释
新丰:地名,代指离别之地。翠辇:皇帝的车驾,装饰华美,这里指代皇室或显赫人物的出行。谯邑:地名,古代地名,这里也是离别的象征。鸣笳:吹响胡笳,古代的一种乐器,常用于军中或出行时以壮声势。园荒:庭院荒废。一径断:小路被荒草覆盖而难以通行。苔古:长满了古老的青苔,显示时间久远。半阶斜:台阶因年久失修而倾斜。前池:庭园前面的池塘。消旧水:池水随时间流逝而更换,比喻时光变迁。昔树:过去的树木,指原有的树木。发今花:开出现在的花朵,表示自然界的更新。一朝:一旦,有朝一日。辞此地:离开这个地方。四海:泛指天下,四方。遂为家:从此以后,四海之内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昔日旧居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胸襟阔远、志向高远的作品。开篇“新丰停翠辇,谯邑驻鸣笳”即描绘出一幅行军途经旧地的情景,其中“翠辇”、“鸣笳”都带有一种军旅生活的气息,透露出诗人不仅是过往此地,还与军事活动有关。
接着,“园荒一径断,苔古半阶斜”则描绘出一个久废的庭院景象。“一径断”和“苔古半阶斜”都形象地展现了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意境。这里的“荒”与“苔古”都是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凄凉写照,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
第三句“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则更加深化了这种情感。池水的流逝和树木的更新,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自然界的轮回。在这里,“旧水”与“今花”的对比,不仅是景物的变迁,更是诗人心境的写照。
最后一句“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却又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胸怀宽广的情怀。这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一种总结,也是一种精神自由和远大的志向的体现。诗人在表达了对旧宅的留恋之后,却又展现了一种放眼四海、无所拘束的豁达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旧居的描绘,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眷恋,也展示了诗人超越个人情感、胸怀大志的高尚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