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最爱菊,三径也栽松。
何人收拾,千载风味此山中。
手把离骚读遍,自扫落英餐罢,杖屦晓霜浓。
皎皎太独立,更插万芙蓉。水潺湲,云澒洞,石巃嵷。
素琴浊酒唤客,端有古人风。
却怪青山能巧,政尔横看成岭,转面已成峰。
诗句得活法,日月有新工。
形式:词词牌:水调歌头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其一》中的片段,主要描绘了诗人对陶渊明爱菊种松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赞赏。开头两句“渊明最爱菊,三径也栽松”直接引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敬仰。接下来,诗人想象千年来这种简朴高洁的风味仍然保留在山中,自己仿佛能亲手翻阅《离骚》,享受采摘菊花为食的田园乐趣,清晨的霜华更增添了清冷的意境。
“皎皎太独立,更插万芙蓉”一句,以松菊的洁白和繁多比喻其坚韧与高洁,犹如无数芙蓉盛开,形象生动。接着,诗人描述了流水潺潺、白云深邃、山石峻峭的自然景色,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素琴浊酒唤客,端有古人风”表达了诗人对古人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的认同,通过弹奏素琴、品饮浊酒来邀请朋友共享这份清雅。最后,诗人感叹大自然的变幻无穷,山峰随着视角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这正是诗歌创作中的“活法”,即通过灵活运用语言,使作品富有动态感和新鲜意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融合了对古代隐士生活的赞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感悟,体现了辛弃疾豪放而又细腻的词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