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山深过客稀,一灯清坐夜同谁。
滴阶寒响雪消后,通火活红灰陷时。
敛目旧游真可数,盖棺前事尚难知。
古今不隔诸缘净,画出岩中道者诗。
形式:七言律诗押[支]韵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坐石台,周围环境寂静,只有孤灯相伴的情景。通过“岁晚山深过客稀”一句,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深远的氛围。接着,“一灯清坐夜同谁”进一步强调了孤独与静思的主题,诗人似乎在与自己的内心对话。
“滴阶寒响雪消后,通火活红灰陷时”两句,运用细腻的自然景象来衬托内心的思绪。雪后的寒响与炉火的温暖形成对比,既表现了季节的更替,也寓意着内心的冷暖变化。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敛目旧游真可数,盖棺前事尚难知”则表达了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与反思,以及对未知未来的深深思考。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人生有限性的深刻理解。
最后,“古今不隔诸缘净,画出岩中道者诗”一句,将个人的体验上升到哲学层面,暗示了时间、空间的相对性,以及人与宇宙万物之间的联系。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追求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洞察力,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