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台呈妙舞,云雨半罗衣。
袅袅腰疑折,褰褰袖欲飞。
雾轻红踯躅,风艳紫蔷薇。
强许传新态,人间弟子稀。
形式:五言律诗押[微]韵翻译
荆台之上表演着绝妙的舞蹈,舞者身上的云雨图案半遮半掩在罗衣上。舞者的腰肢轻盈得仿佛要折断,提起的衣袖仿佛要乘风飞翔。轻雾中红色的踯躅花显得娇艳,紫色的蔷薇在风中更显妖娆。她尽力展示新的舞姿,但在人间能学到这种技艺的弟子已经很少了。注释
荆台:古代楚国的高台,这里指舞台。罗衣:华丽的丝织衣物。袅袅:形容女子舞姿轻盈。褰褰:提起、撩起。踯躅:植物名,又名杜鹃花,这里形容花色鲜艳。蔷薇:一种蔓藤植物,有多种颜色,这里泛指美丽的花朵。强许:尽力展现。新态:新颖的舞姿或姿态。弟子稀:学艺者少,暗示这种技艺的传承不易。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舞蹈表演的生动景象,通过对舞者姿态、服饰、气质等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舞蹈之美妙与高雅。开篇“荆台呈妙舞,云雨半罗衣”即设定了一个神秘而又飘逸的舞台氛围,“荆台”可能指的是一个古代的舞台或是某种特定的舞姿名称,而“云雨半罗衣”则形象地描绘出舞者穿着轻薄如云、半遮半露的罗纱服饰,给人以飘渺玄妙之感。
接着,“袅袅腰疑折,褰褰袖欲飞”更是通过对舞者的动态美进行描绘。“袅袅腰疑折”形容舞者腰肢柔软而有如柳枝般的摇曳,“褰褰袖欲飞”则让人联想到舞者随着音乐起舞,衣袖飘扬,如同鸟儿欲飞一般。
“雾轻红踯躅,风艳紫蔷薇”这一句中,“雾轻红踯躅”可能是形容舞者的脚步轻盈,或许也暗示了舞台上的烟雾效果,而“风艳紫蔷薇”则让人想象到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舞者在微风中翩然起舞,如同紫色的蔷薇花在风中摇曳。
最后,“强许传新态,人间弟子稀”表达了对这场舞蹈之美的赞叹与稀有。这里的“强许”可能是指某位权威的评论或评价,而“传新态”则是说这种舞蹈风格在当时极为罕见。“人间弟子稀”则强调了这样的艺术造诣在人间难以寻觅,是一份宝贵的美学享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鉴赏,更通过其独特的意象和语言,展现了一场古典舞蹈的魅力与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