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形式:四言诗翻译
身穿一件羔皮裘,素丝合缝真考究。退朝公餐享佳肴,逍遥踱步慢悠悠。身穿一件羔皮袄,素丝密缝做工巧。逍遥踱步慢悠悠,公餐饱腹已退朝。身穿一件羔皮袍,素丝纳缝质量高。逍遥踱步慢悠悠,退朝公餐享佳肴。注释
五紽:指缝制细密。五,通“午”,岐出、交错的意思;紽,丝结、丝钮,毛传释为数(cù促),即细密。食:公家供卿大夫之常膳。委蛇:音义并同“逶迤”,悠闲自得的样子。革:裘里。緎:缝也。缝:皮裘;一说缝合之处。总:纽结。一说毛诗传释为“数”,与紽同。鉴赏
这首诗出自《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集合。本段诗文简洁优美,通过对羔羊皮、革、缝的描述,以及素丝五紽、緎、总的装饰,展现了古人对于质朴生活的追求和审美情趣。"委蛇委蛇"四字生动地描绘出羔羊温顺的形象,而"退食自公"则表现了古人对于简单生活方式的赞颂。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物品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哲学,是先秦时期社会风貌和审美观念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