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蓑趣南径,戴胜鸣条枚。
溪雨有馀润,土膏宁厌开。
沟塍落花尽,耒耜度云回。
谁道耦耕倦,仍兼胜赏催。
日长农有暇,悔不带经来。
形式:排律押[灰]韵翻译
披着蓑衣沿着南边的小路走去,戴胜鸟在树枝上欢快地鸣叫。小溪的雨水充足,滋润着土壤,土地肥沃得仿佛永不满足于生长。田间的沟渠中落花飘零,农夫犁田的身影在云雾中时隐时现。谁说共同耕作会感到疲倦,美景更是在催促我们享受劳作的快乐。夏日漫长,农民们有了闲暇,他们后悔没有带上书卷来欣赏这田园风光。注释
荷蓑:披着蓑衣。南径:南边的小路。戴胜:一种鸟,头部有羽冠,叫声类似‘戴胜’。土膏:肥沃的土壤。耦耕:两人并肩耕地。经:古时指儒家经典书籍。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耕作的田园风光图。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农事的繁忙与乐趣。
"荷蓑趣南径"一句,以荷蓑(一种水生植物)为引,点出了行走在春日暖阳照耀下的田间小路。"戴胜鸣条枚"则形象地描绘了农人头戴斗笠(胜),口中哼唱着歌谣(鸣),手执农具(条枚)入画,展现了农人的勤劳与愉悦。
接下来的两句"溪雨有馀润,土膏宁厌开",通过溪水的滋润和泥土的松软,生动地表现了春天雨后的湿润环境,有利于耕作。"沟塍落花尽,耒耜度云回"则描绘了一幅田间沟渠边落花满径,牛拉犁具在云雾中劳作的美丽景象。
诗人通过"谁道耦耕倦,仍兼胜赏催"表达了农人的辛勤和对耕种生活的热爱,即便是再疲惫,也不减对田间劳作的喜悦。最后两句"日长农有暇,悔不带经来"则流露出诗人在春光长久、农闲之际,对未能携带农业书籍以资学习而感到遗憾。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情感,传达了对自然美景与劳作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知识积累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