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三十六将军,东方雷动横阵云。
鸡鸣函谷客如雾,貌同心异不可数。
赤丸夜语飞电光,徼巡司隶眠如羊。
当街一叱百吏走,冯敬胸中函匕首。
凶徒侧耳潜惬心,悍臣破胆皆杜口。
魏王卧内藏兵符,子西掩袂真无辜。
羌胡毂下一朝起,敌国舟中非所拟。
安陵谁辨削砺功,韩国讵明深井里。
绝胭断骨那下补,万金宠赠不如土。
形式:古风翻译
亚夫平叛,天兵发威;横扫千里,所向披靡。鸡鸣狗盗,雕虫小技;如蚁门客,貌合神离。少年刺客,杀人无忌;官兵捕快,丧失警惕。歹徒一吼,护卫逃逸;可怜冯敬,遇刺归西。凶手得逞,狞笑窃喜;文武噤声,惊若木鸡。魏王救赵,虚情假意;子西被害,可痛可惜。相如讽喻,车轼防断;吴起劝谏,修德第一。袁盎枉死,真凶难辨;聂政行侠,深井认尸。忠良殉国,人头落地;厚葬犹可,宠赠予谁?注释
汉家三十六将军:汉景帝三年(前154),吴王刘濞纠合六个诸侯王叛乱,史称“吴楚七国之乱”。景帝命太尉周亚夫率领三十六位将军前往讨伐。东方:本指吴楚等国,这里是借以暗指叛将吴元济盘踞的淮西地区。客如雾:指当时过关的人很多。貌同心异:指人群中的人虽然貌同常人,但各自怀有心事,有的心怀鬼胎。数:计算,这里转意为识别的意思。夜语:指刺客夜间联系的暗号。飞电光:形容凶器闪闪发光。徼巡司隶:掌管京城巡逻和缉捕盗贼的官吏及其手下。一叱:一声大吼。百吏走:护卫们四散逃跑。冯敬:汉文帝时的御史大夫,因奏议淮南厉王谋叛,被刺客杀死。函:剑匣,这里用作动词,刺进的意思。凶徒:指王承宗、李师道派出的刺客。侧耳:躲在一旁探听。潜惬心:心里暗暗高兴。悍臣:强悍的大臣,指朝中有权势的文武官员。杜口:不敢开口说话。魏王卧内藏兵符,子西掩袂(mèi)真无辜。羌胡毂下:羌胡,是中国古代西北部少数民族的泛称,统治者往往把他们看作威胁自己的危险势力。毂:车轮。一朝起:突然出现。拟:比拟。讵:哪里。绝胭断骨:割断咽喉,砍断骨头。胭,一作“咽”。那下补:哪能补救。下,一作“可”。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场面,通过对汉家三十六将军英勇战斗的描述,展现了古代战事的惨烈与英雄的气概。诗中运用了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形象,如“东方雷动横阵云”、“赤丸夜语飞电光”等,给人以震撼心灵的感受。
同时,诗中的对比手法也很值得注意,比如将战场上的将士与平日的官吏进行对比,形象地表达了战争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冲击。例如“鸡鸣函谷客如雾”、“当街一叱百吏走”,通过这种对比突出了战时与平时的不同,以及战场上人物性格的多样性。
诗中还透露出作者对于战争所带来的毁灭和无奈的情感,如“羌胡毂下一朝起,敌国舟中非所拟”、“绝胭断骨那下补”,表达了对战乱后果的忧虑和悲哀。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更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与英雄们的英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