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骨缟如雪,月色惨中秋。
照我三千白发,都是乱离愁。
犹喜淞江西畔,张绪门前杨柳,堪系钓鱼舟。
有酒适清兴,何用上南楼。擐金甲,驰铁马,任封侯。
青鞋布袜,且将吾道付沧洲。
老桂吹香未了,明月明年重看,此曲为谁讴。
长揖二三子,烦为觅菟裘。
形式:词词牌:水调歌头押[尤]韵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谢应芳的《水调歌头·中秋言怀》以中秋月色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战乱后的人生感慨图。"战骨缟如雪,月色惨中秋",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战争的残酷和中秋月夜的凄凉,寄寓了对战乱的哀思。"三千白发"象征着诗人历经沧桑,满头华发,尽是离乱之愁。
接下来,诗人欣慰于淞江西畔的宁静,张绪门前的杨柳依旧,可以在此垂钓,享受片刻的安宁。"有酒适清兴,何用上南楼"表达了诗人对淡泊生活的向往,不求登高望远,只愿借酒消愁。
下半部分,诗人的情绪转为豪放与超脱,"擐金甲,驰铁马,任封侯"展现了昔日的英勇,而今则选择"青鞋布袜,且将吾道付沧洲",过起隐居生活,将人生理想寄托在自然之中。"老桂吹香未了,明月明年重看"预示着时光流转,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并未消减,只是不知此曲将为谁而唱。
最后,诗人以"长揖二三子,烦为觅菟裘"作结,表达对朋友们的告别,希望他们能帮他寻一安静之地,过上归隐的生活。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回忆,又有对未来的设想,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面对乱世的复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