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雁南飞天欲霜,萧萧风雨又重阳。
已知建德非吾土,还忆并州是故乡。
蓬鬓转添今日白,菊花犹似去年黄。
登高莫上龙山路,极目平原草木荒。
形式:七言律诗押[阳]韵鉴赏
这首《重九》由元代诗人鲁渊所作,通过描绘秋日景象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白雁南飞天欲霜,萧萧风雨又重阳”,以白雁南迁、天降霜露、风雨交加的景象开篇,渲染出秋季的肃杀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重阳节的提及,更增添了节日的气氛,但在这美好的节日背后,却暗含着一种淡淡的哀愁。
颔联“已知建德非吾土,还忆并州是故乡”,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建德虽好,但并非他的故土;并州,才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这种对比强烈的情感流露,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颈联“蓬鬓转添今日白,菊花犹似去年黄”,通过描写自己头发的白发增多和菊花颜色依旧,形象地表现了岁月的无情和时光的流逝。白发与黄菊的对比,既是对个人老去的感叹,也是对自然永恒与人生短暂的深刻思考。
尾联“登高莫上龙山路,极目平原草木荒”,在重阳登高的传统习俗中,诗人却选择了不走寻常路,避免登上龙山路,而是望向平原,只见草木荒凉。这一行为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逃避,也隐含着对人生道路的反思,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整体而言,《重九》一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回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和哲思韵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