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策试夜潜纪长句于都堂西南隅(其一)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4-30阅读数:0

唐-韦承贻

褒衣博带满尘埃,独自都堂纳卷回。

蓬巷几时闻吉语,棘篱何日免重来。

三条烛尽钟初动,九转丹成鼎未开。

残月渐低人扰扰,不知谁是谪仙才。

形式:七言律诗押[灰]韵

翻译

穿着宽大的官服满身尘土,独自一人从朝廷交卷回来。狭窄的小巷何时才能听到好消息,荆棘篱笆后何时能不再重来受试。三根蜡烛燃尽,钟声刚刚响起,炼丹还未成功,炉鼎还处于封闭状态。残月低垂,人们熙熙攘攘,不知道谁才是被贬谪的神仙般的人才。

注释

褒衣:指古代官员的宽大礼服。博带:宽大的衣带,也是古代官员的服饰。蓬巷:贫民窟或简陋的居所。吉语:好听的话,这里指考试的好消息。棘篱:荆棘围成的篱笆,代指科举考场。重来:再次来到,指再次参加考试。三条烛尽:古代科举考试通常在三更时分结束,三根烛尽象征时间已到。钟初动:钟声敲响,表示考试结束。九转丹成:道教炼丹术语,比喻事物经过多次变化才能成功。鼎未开:炼丹炉未开启,意指考试结果未揭晓。残月:将落的月亮。人扰扰:人群熙攘,形容人多嘈杂的景象。谪仙才:被贬谪到人间的神仙,这里比喻才华出众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都堂西南隅策试夜晚时的寂寞与期盼。"褒衣博带满尘埃,独自都堂纳卷回"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和策试后的疲惫,同时也透露出一丝落寞。"蓬巷几时闻吉语,棘篱何日免重来"表达了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和渴望听到好消息解脱现状。

诗中"三条烛尽钟初动,九转丹成鼎未开"则是用典故形象地描绘时间流逝与内心的期盼。三根蜡烛燃烧殆尽,钟声刚刚响起,暗示深夜已至;而九转大药即将煮成,却还未能打开鼎炉,这是对事业或学问上成功时刻的心理写照。

"残月渐低人扰扰,不知谁是谪仙才"则表达了诗人在夜深人静之际,内心的不安与好奇。月亮已经很低了,人们的打扰也随之增多,但诗人却不知道在这静寂中,有没有像谪仙一样有着非凡才能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时间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复杂情感和深沉思想。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