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花带叶暗,新笋出林香。
但见竹阴绿,不知汧水黄。
树高倾陇鸟,池浚落河鲂。
栽种良辛苦,孤僧瘦欲尪。
形式:五言律诗押[阳]韵翻译
凋零的花朵还带着叶子,显得幽暗,新生的竹笋散发出清新的香气。只见竹林下的阴影一片翠绿,却不知汧水已经变得浑黄。高大的树木倾斜着身躯,引来山鸟栖息,深池引来黄河的鲂鱼。种植这些竹木实属不易,孤独的僧人因辛勤劳作而身形消瘦。注释
残花:凋零的花朵。带叶:还带着叶子。暗:显得幽暗。新笋:新生的竹笋。出林香:散发出清新的香气。竹阴:竹林下的阴影。汧水:汧河。黄:浑黄。树高:高大的树木。倾陇鸟:引来山鸟栖息。池浚:深池。河鲂:黄河的鲂鱼。栽种:种植。良辛苦:实属不易。孤僧:孤独的僧人。瘦欲尪:身形消瘦。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林景象,通过对自然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情感以及对佛法修行者的理解。
"残花带叶暗,新笋出林香。"这两句表明春天已经过去,而新的生命力正蓬勃发展。残花不再鲜艳,但依然带着枯萎的叶子,透露出岁月的痕迹;而新生的竹笋则从密林中探出头来,散发出淡雅的香气。
"但见竹阴绿,不知汧水黄。"诗人通过这两句强调了竹子的生命力和它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竹子不仅给予诗人视觉上的享受,而且还遮蔽了其他景物,使得诗人只能感受到竹林的绿意,而忽略了河水可能已经变黄。
"树高倾陇鸟,池浚落河鲂。"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画面。大树上栖息着鸟儿,它们的歌声似乎与远处山谷中的回音交织在一起;而池塘里的水流潺潺,偶尔有鱼儿跃出水面。
"栽种良辛苦,孤僧瘦欲尪。"最后两句则转向了诗人对劳作和修行的思考。栽培植物需要耐心和辛勤的付出,而那位独自居住在寺庙中的僧侣,在长期的禅修中变得瘦弱,似乎随时都可能因风而倒。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劳作与精神追求的深刻体悟,展现了诗人苏轼在宋代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感受和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