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形式:古风翻译
渔翁晚上停船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旭日初升,云雾散尽四周悄然无声,渔翁摇橹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注释
傍:靠近。西岩:当指永州境内的西山,可参作者《始得西山宴游记》。汲:取水。湘:湘江之水。楚:西山古属楚地。销:消散。亦可作“消”。欸乃:象声词,一说指桨声,一说是人长呼之声。下中流:由中流而下。无心:一般是表示庄子所说的那种物我两忘的心灵境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场景,诗人在西岩边上临水而宿。清晨时分,诗人从湘江中汲水,不禁燃起了楚地特有的竹材。这一系列动作营造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氛围。
"烟销日出不见人"一句,让读者感受到一个空旷而宁静的早晨,阳光驱散了夜晚的迷雾,但周遭却不见人影,只剩下诗人的独自徘徊。
接下来的"欸乃一声山水绿",通过渔翁的一声长啸,传递出对大自然之美的赞叹。声音在山水之间回荡,让人仿佛能听到那清脆而悠扬的声音,以及它唤醒了山野间沉睡的生灵。
最后两句"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万物互不相涉又和谐共存的感慨。诗人仰望着那如同天际流动的云朵,它们在岩石之上自由飘逸,无拘无束,似乎与世间的一切都保持着距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渔翁与自然之间微妙的情感交融,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和深邃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