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阶前红芍药,几花欲老几花新。
开时不解比色相,落后始知如幻身。
空门此去几多地,欲把残花问上人。
形式:古风押[真]韵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赋得寒食》。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红芍药生老更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感慨。
“今日阶前红芍药,几花欲老几花新。”这两句是全诗的起始,也是主题的提出。这里的芍药代表着美好的东西,它们在阶前绽放,既有即将凋谢的旧花,也有刚刚开放的新花。这两种状态交织在一起,显然是在告诉我们美好总是短暂的。
“开时不解比色相,落后始知如幻身。”这两句深化了前面的主题。诗人说,当芍药开放时,它们之间的颜色差异并不明显,而当花瓣随风飘落之后,人们才意识到这些美好的东西原来就像幻影一样不可捕捉。
“空门此去几多地,欲把残花问上人。”这两句则是诗人的感叹和提问。空门指的是寺庙之类的清净之所,这里用以比喻时间的流逝。诗人询问在这不断流逝的时间中,有多少地方可以让这些即将凋谢的花朵得到保留,或者说,他想把这些残留的花朵询问给过往的行人。
整首诗通过对红芍药生长状况的观察,抒写了生命易逝和美好不永恒的哲理,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美好保存的无奈与哀伤。白居易以其直白而富有情感的语言,将这一主题表达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