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无赖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箫。
多难未应歌凤鸟,薄才犹可赋鹪鹩。
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君恨即销。
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
形式:七言律诗押[萧]韵翻译
白云无赖地离帝都远,汉朝园林中谁在吹洞箫。历经艰难困苦不必唱凤凰之歌,才能平庸也可写下鹪鹩的小曲。像颜回那样贫贱却心怀满足,琴声与钟子期相遇,心中的遗憾立刻消散。只要文化精神不灭,涧边的松树何须去嫉妒山间的幼苗。注释
无赖:形容白云自由自在,不受拘束。帝乡:指京都,皇帝居住的地方。凤鸟:古代传说中的祥瑞之鸟,喻指盛世或贤能之人。鹪鹩:小鸟,这里比喻才能有限的人。瓢思:颜子之心,指颜回虽贫困却乐在其中的心境。琴遇钟君:钟子期是知音,比喻知音相逢,遗憾消除。斯文:指文化和文明,也指有教养的人。涧松:象征坚韧不屈的知识分子。山苗:比喻世俗或地位较低的人。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睢阳学舍书怀》,表达了诗人身处逆境却坚守文人风骨的情怀。首句“白云无赖帝乡遥”以白云比喻自己远离朝廷的无奈,流露出对仕途的向往和现实的感慨。次句“汉苑谁人奏洞箫”暗示了诗人对宫廷音乐的怀念,暗寓自己才华未展的寂寥。
“多难未应歌凤鸟,薄才犹可赋鹪鹩”表明诗人虽身处困境,但不以凤凰自比,而是自谦为鹪鹩,即使才能有限,也能在平凡中展现价值。接下来,“瓢思颜子心还乐”借颜回箪食瓢饮的典故,表达自己内心的满足与快乐,即使生活简朴,也能保持乐观。
最后两句“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更是点明主旨,强调只要文化精神犹存,个人的遭遇不算什么,就像涧松无需羡慕山苗的茂盛,自有其坚韧的品格。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坚韧的文人风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