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笔相从四十年,非非是是万千千。
一家富贵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
牙笏紫袍今已矣,芒鞋竹杖任悠然。
有人问我蓬莱事,云在青山水在天。
形式:七言律诗押[先]韵鉴赏
这首《求仙诗》由元代诗人密兰沙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描绘了人生的无常与追求的虚幻。
首句“刀笔相从四十年”,描绘了诗人从青葱岁月到白发苍苍,以笔为伴,以文为业的生活状态。四十年的光阴,见证了他作为文人的生涯,刀笔,象征着他的职业和努力。
“非非是是万千千”一句,表达了对人生是非曲直的深刻思考。非非是是,即非非是是,既非非又似乎是,体现了诗人对世间事物复杂性的洞察,以及对人生价值的反思。
“一家富贵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两句,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人性的矛盾。富贵之家的幸福背后,往往伴随着他人的痛苦与怨言;半生的功成名就,却可能带来百世的罪责与遗憾。这两句诗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
“牙笏紫袍今已矣,芒鞋竹杖任悠然”则展现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牙笏紫袍代表官场的权势与荣华,而芒鞋竹杖则是隐逸生活的象征。诗人选择放下权力与地位,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最后,“有人问我蓬莱事,云在青山水在天”以问句引出答案,云在青山,水在天,意味着真正的仙境不在人间的蓬莱,而在自然的怀抱之中。这不仅是对追求仙界的否定,也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社会现象、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展现了其深邃的思想境界和高雅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