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分江湖寄此生。长蓑短笠任阴晴。
鸣桡细雨沧洲远,系舸斜阳画阁明。
奇绝处,未忘情。几时还得去寻盟。
江妃定许捐双佩,渔父何劳笑独醒。
形式:词词牌:鹧鸪天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朱熹的作品,名为《鹧鸪天(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
“已分江湖寄此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放弃,将自己的生命交付给了广阔的江湖。"长蓑短笠任阴晴"则是说,无论天气如何,诗人都要戴着蓑笠出行,这里蕴含了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情怀。
"鸣桡细雨沧洲远"中,“鸣桡”指的是船桨的响声,而“细雨沧洲远”则描绘了一个朦胧雨中的遥远江景,给人以淡漠而深远之感。"系舸斜阳画阁明"一句中,“系舸”是停泊船只,“斜阳”指的是倾斜的阳光,“画阁明”则让人想象到一个精致美丽的建筑在斜阳下的明亮景致。
“奇绝处,未忘情”表达了诗人对于某个地方或事物的难以忘怀的情感。"几时还得去寻盟"则是在询问何时才能重返那个承诺的地方,寻找那份久远的情谊。
最后两句“江妃定许捐双佩,渔父何劳笑独醒”中,“江妃”和“渔父”分别指代着诗人心中的某种理想或情感的寄托,而“捐双佩”则是诗人对于那份情谊的珍视与放弃之意。"渔父何劳笑独醒"中,“渔父”同样是一个寄托,表达了诗人在世俗纷扰中保持清醒和超脱的心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生命中的某种情感与承诺的珍视,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尘世的超然与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