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思兮在潇湘,苍梧九疑渺无际,但见绿竹参天长。
上有寒烟凝不飞,下有流水声琅琅。
中有万古不尽离别泪,化作五色丹霞浆。
穿崖贯石出厚地,风吹露涤宵有光。
我欲因之邀凤凰,天路脩阻川无梁。
孰知画史解人意,能以造化归毫芒。
虚堂无人白日静,使我顾盼增慨慷。
玄霜惨烈岁将宴,鼪啼鼯叫天悲凉。
我所思兮杳茫茫,山中紫笋春可茹,归来无使遥相望。
形式:古风押[阳]韵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为詹明德道士所作的《画竹歌》,通过对潇湘之地苍梧九疑山的描绘,展现出一幅深邃而富有情感的画面。诗人以深情的笔触,描述了翠竹参天、寒烟不飞、流水琅琅的景象,寓言了万古离别之愁,化为五色丹霞,象征着深厚的情感与永恒的思念。
接着,诗人借画竹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想要邀请凤凰共舞,却因天路艰险、无桥可渡而感到无奈。然而,画家的技艺超越了现实,将自然之美凝于笔端,使得画作在空寂的堂中闪烁光芒,触动诗人的内心。
最后,诗人感叹岁月流转,冬日凄冷,鼠类哀鸣,自己的思念之情如同远方的山中紫笋,虽遥远但仍期待与对方共享。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艺术力量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