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
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
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
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形式:古风翻译
小奴绑缚了鸡子预备上市出售,鸡儿被缚急了正喧叫挣扎不停。家里人最讨厌鸡儿食虫又啄粟,未想到鸡儿卖出难逃宰烹厄运。昆虫鸡子与人有什么厚薄可言,我责备那小奴快解绳放鸡一命。啊,鸡与虫的得失无终无了啊,我倚楼阁注目寒江而思潮难平。注释
喧争:吵闹争夺。食虫蚁:指鸡飞走树间啄食虫蚁。斥:斥责。得失:指用心于物。无了时:没有结束的时候。山阁:建在山中的亭阁。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对待小奴和鸡的怜悯之心。开篇写小奴将捆绑的鸡带到市集上去卖,鸡因被捆绑而急切地争鸣。这反映出农村生活中的一个常见场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生命尊严的关注。
接着,诗人提及家中厌恶鸡吃虫蚁,不知道卖掉的鸡最终还会被烹杀。这里表现了对生灵命运的无奈和反思,以及对自然界食物链的观察。
然后,诗人质疑人类对待小生命如虫与鸡的态度,有何厚薄。这不仅是对农家生活的描写,更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随后,诗人叱责奴人,要其解开鸡的捆绑,这表明了诗人内心的怜悯和正义。
最后一句“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则是对整个场景的总结。诗人在寒冷的江边、倚靠着山阁静坐,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观察着世间万象的得与失,表现出一份淡定和从容。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尊重以及对自然界中生灵命运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