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客萧萧两鬓秋,柳丝无力绊归舟。
晓风落叶辞高树,夜月行人在别洲。
千里关河乡国梦,一江烟浪古今愁。
雁声过尽青天阔,却忆同登望海楼。
形式:七言律诗押[尤]韵翻译
疲倦的旅人两鬓已染秋色,柳条无力挽留归来的舟清晨的风中落叶告别高树,夜晚的月光下行人漂泊他乡千里之外的山河寄托着思乡之梦,江面上的烟波承载着古往今来的忧愁大雁鸣叫声消失在广阔的蓝天后,又想起一同登上望海楼的情景注释
倦客:形容疲惫的旅人。萧萧:形容头发稀疏或声音凄凉。两鬓秋:指两鬓斑白,象征年老或旅途劳顿。柳丝:柔软的柳条。绊:牵绊,阻止。归舟:回家的船。晓风:早晨的风。落叶:秋天飘落的树叶。辞:告别。别洲:他处的陆地。千里关河:遥远的山河。乡国梦:对家乡的思念和梦想。一江烟浪:江面弥漫的雾气,象征愁绪。古今愁:自古至今的愁苦。雁声:大雁的鸣叫声。青天阔:广阔的天空。望海楼:可以远眺大海的楼阁。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秋天的萧瑟景象中所体验到的孤独和愁苦情怀。首句“倦客萧萧两鬓秋”表达了旅人的疲惫与年华的老去,两鬓斑白如秋草般萧瑟。次句“柳丝无力绊归舟”则写出旅人对于归家的渴望,而柳丝虽美却无力阻挡他归乡的船只。
第三句“晓风落叶辞高树”形象地描绘了秋天清晨的景色,落叶纷飞,如同告别高耸的大树。紧接着“夜月行人在别洲”则是夜晚时分,旅人在异乡漫步于明亮的月光之下,心中充满对远方故土的思念。
诗中间两句“千里关河乡国梦,一江烟浪古今愁”表达了旅人对于家乡的深切怀念,以及面对历史长河所积累的无尽忧愁。"千里关河"象征着遥远的故乡和阻隔,而“一江烟浪”则是时间流逝带来的迷离与哀伤。
末了两句“雁声过尽青天阔,卻憶同登望海楼”中,“雁声过尽青天阔”描绘了一群大雁穿越广阔的蓝天,留下悠长的鸣叫,而“却忆同登望海楼”则是旅人在孤独中回想起与朋友共同攀登高楼远眺海景的情形,这里不仅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更蕴含着对往昔友情的深深留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旅人对于归乡、友情以及历史变迁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