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平生,笑尽人间,儿女怨恩。
况白头能几,定应独往,青云得意,见说长存。
抖擞衣冠,怜渠无恙,合挂当年神武门。
都如梦,算能争几许,鸡晓钟昏。此心无有新冤。
况抱瓮年来自灌园。
但凄凉顾影,频悲往事,殷勤对佛,欲问前因。
却怕青山,也妨贤路,休斗尊前见在身。
山中友,试高吟楚些,重与招魂。
形式:词词牌:沁园春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沁园春·其一》,辛弃疾以豪放派著称,此词展现了他独特的风格。词中,作者以老子为引子,表达了对人生世事的淡然态度和超脱之思。他笑尽人间儿女情长,认为白发苍苍时应独自面对人生,不执着于功名利禄,而是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抖擞衣冠”描绘了词人摆脱世俗束缚的决心,“怜渠无恙”则流露出对过去的释怀,不再计较过去的恩怨。他将过去的荣辱看作一场梦,认为人生的得失不过是一日一夜的更迭。“此心无有新冤”表达了他的心境已无新仇旧恨,转而专注于田园生活和自我反思。
词人感叹过去的抱瓮灌园生活,虽然凄凉,却能让他深情回顾往事,对佛理有所领悟,试图探寻生命前因。然而,他担心过于沉浸于山水之间会影响仕途,因此告诫自己不要在酒杯前沉溺于现实。最后,他邀请山中的朋友一同吟唱楚辞,仿佛在为自己的灵魂招魂,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整体来看,这首词体现了辛弃疾深沉的人生哲理和超脱世俗的追求,展现出他的豁达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