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几人学杜甫,谁得其皮与其骨?
划如太华当我前,跛䍧欲上惊崷崒。
名章俊语纷交衡,无人巧会当时情。
前生子美只君是,信手拈得俱天成。
形式:古风翻译
世间有多少人能像杜甫那样学习,谁能真正理解他的精髓和风格?他的诗才如同巍峨的华山挡在我眼前,即使步履蹒跚,也要尝试攀登那峻峭的高峰。他的佳作和妙语如繁星交错,却无人能完全领悟他当时的创作心境。在前世,只有你是杜甫的化身,你的诗歌仿佛随手拈来,皆是天成之作。注释
杜甫:唐代著名诗人。皮与其骨:指深入理解和把握诗人的风格和精神实质。太华:指西岳华山,象征诗人的才华高超。崷崒:形容山势险峻。名章俊语:著名的篇章和优美的语言。信手拈得:形容写作时自然流畅,无需刻意雕琢。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艺术风格的崇拜和理解。诗中“天下几人学杜甫,谁得其皮与其骨?”表达了对能完全领会并继承杜甫精神实质者寥若晨星的感慨。
“划如太华当我前,跛䍧欲上惊崷崒。”这两句用形象的山川比喻诗人面对高深莫测的艺术境界,如同攀登峻岭一般,既表现了诗人对于杜甫艺术境界的仰望和追求,也体现了个人才情与古人艺术的差距感。
“名章俊语纷交衡,无人巧会当时情。”这两句指出了许多人只是表面上模仿杜甫的诗篇,使用他的词汇和句式,却没有人能够真正领悟到杜甫在当时所蕴含的情感与意境。
“前生子美只君是,信手拈来俱天成。”这里的“子美”即指杜甫。诗人认为只有杜甫才能做到自然天成,无需刻意雕琢,而他的作品却如同自然界中顺应天性的生命一般生长。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赞美,展示了苏轼对于杜甫艺术造诣的极高评价,同时也反映出自己追求高远艺术境界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