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兼耕岂理欤,阴谋乱政肆崎岖。
仲尼若使为司寇,许子难逃两观诛。
形式:七言绝句押[虞]韵翻译
治理国家还要兼顾农耕,这合理吗?阴谋和乱政充斥,道路坎坷不平。注释
治国:管理国家。兼耕:同时从事农业生产。岂:难道。理欤:合理吗(表示疑问)。阴谋:暗中策划的不正当手段。乱政:混乱的政治。肆:任意。崎岖:艰难曲折。仲尼:孔子的字,指孔子本人。司寇:古代官职,负责司法和纠察。许子:许行,先秦儒家人物,主张节用。两观:古代对罪犯的两种惩罚方式,一种是砍断双手,一种是处死。诛:惩罚。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对于《孟子》中许行其人及其主张的评论。诗中提到“治国兼耕岂理欤”,质疑了以农耕作为治国理想是否合理,暗示了儒家以外的其他观点。接下来,“阴谋乱政肆崎岖”批评许行可能推崇的某种激进或非正统的政治理念导致社会动荡。
诗人进一步引用孔子如果在世担任司法官(司寇)的角色,暗示许行的主张可能会遇到挑战,因为即使如孔子这样的圣贤,对于破坏秩序的行为也会严格执行法律,如许行的追随者许子恐怕难以逃脱应有的惩罚,暗示许行的思想在现实中难以推行且可能带来负面后果。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和典故,对许行的思想进行了批判性的评价,认为其主张在实际政治中难以实现并可能导致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