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驴瘦马尘中伴,紫绶朱衣梦里身。
符竹偶因成对岸,文章虚被配为邻。
湖翻白浪常看雪,火照红妆不待春。
老大那能更争竞,任君投募醉乡人。
形式:七言律诗押[真]韵翻译
瘦弱的驴和马在尘土中相伴,高官显爵只在梦里才实现。偶尔持着符竹成为邻居,文章虽好却只是表面相邻。湖水掀起白浪常如观雪景,灯火映照佳人无需等春天。年老怎能再争强好胜,任凭你招揽沉醉于乡间的人吧。注释
蹇驴:跛脚的驴。瘦马:瘦弱的马。紫绶:紫色的丝带,代指高官。朱衣:红色的官服。符竹:古代官员的凭证,这里指做官的机会。对岸:比喻偶然的相遇或相邻。文章:诗文才华。配为邻:表面上看似相配或接近。湖翻白浪:湖面波涛翻滚,浪花似雪。常看雪:常有如观赏雪景之感。火照红妆:灯光照亮美丽的妆容。不待春:不必等到春天。老大:年老。那能:怎么能。争竞:竞争,争胜。醉乡人:沉醉于田园乡间生活的人。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名为《酬乐天喜邻郡》。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生活安逸感受的诗句。
“蹇驴瘦马尘中伴,紫绶朱衣梦里身。”这两句描写了平淡而宁静的生活状态,诗人将自己比喻为瘦弱的小驴,与尘世打交道,而心灵深处却保持着高洁如紫绶和朱衣那样的美好理想。
“符竹偶因成对岸,文章虚被配为邻。”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贵。符竹之所以成为“对岸”,是因为它与诗人的心灵相契;而文章之所以能够成为“配为邻”,则在于文字背后的思想交流和精神上的亲近。
“湖翻白浪常看雪,火照红妆不待春。”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美好境界。诗人喜欢观赏湖水翻涌如雪的景致,而不必等到春天才去欣赏火把映照下的红颜。
“老大那能更争竞,任君投募醉乡人。”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面对岁月流逝和人生的变迁,诗人选择了放下争斗,而是任凭时光带他去寻找那些愿意与之共同醉酒享乐的人。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平实但富有象征性的语言,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珍视友情和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