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
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
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
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形式:古风翻译
霜降之后水回归山谷,秋风吹落叶归回山林。岁月渐渐接近尾声,万物都回归本来的起点。为何我这南迁之人,独自过了五年还未归返。命运多舛已成定局,时间越久内心越发平静。也曾心中所想与口中所说,静静思考独自对话。离开故国固然不快乐,回到故乡也未必欢欣。何必自我找苦吃,舍弃容易的去追求艰难的呢?注释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气温骤降、露水凝结成霜的时节。水返壑:水流回山谷,象征着自然界的循环。冉冉:形容时间慢慢流逝。岁将宴:一年将尽,岁末。物皆复本源:万物回归其原始状态,暗示生命的周期。南迁客:指诗人自己,从北方向南方迁移的人。命屯分已定:命运艰难,分派给自己的境遇已经确定。日久心弥安:时间长了,心态更加平和。静念私自言:内心的思考和自我的对话。去国固非乐:离开国家并不快乐,可能指离别故土的忧郁。归乡未必欢:回到家乡也不一定感到欢乐,可能指对未来的不确定或忧虑。舍易求其难:放弃简单的事情,去追求困难的目标,暗示诗人的选择和心境。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季节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开篇“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两句,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勾勒出大自然在深秋时节的宁静与收敛之美。霜冻而水流回山谷,风息而树叶归附于山,是自然界生命力在寒冷中回缩的一种象征。
接着,“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推移和万物回归本真。此处“岁将宴”意味着年末将至,万物都在这个季节里逐渐返回到它们原本的状态,这反映出一种自然规律的顺应与宁静。
然而,在这样和谐的自然景象中,诗人却不免陷入个人情感的低谷。诗中的“我”是一位南迁客,五年未归,心境复杂。“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对久别的无奈。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则显示出一种宿命论的态度,诗人似乎在接受现实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尽管如此,“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仍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话语的渴望。
最后两句“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则是诗人的深刻感慨。他认识到离开家乡并不好,也不保证回到故土就一定会快乐。这种对人生的理解和对情感的洞察,是极为成熟且具有深度的。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于人生、归属与幸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