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俗年来学养慵,惟怜猿鹤日相从。
閒看流水孤筇往,偶与归樵一径逢。
老去形骸无长物,清留门户有高松。
空教使者求颜阖,知入云山第几峰。
形式:七言律诗押[冬]韵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避俗》描绘了作者在追求隐逸生活中的心境。首句“避俗年来学养慵”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喧嚣,专注于内心修养的淡泊态度。次句“惟怜猿鹤日相从”以猿鹤为伴,寓言自己与自然和谐共处,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閒看流水孤筇往,偶与归樵一径逢”通过描绘闲适地拄杖漫步,偶遇归来的樵夫,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和与世无争的隐逸乐趣。接下来,“老去形骸无长物,清留门户有高松”则感慨岁月流逝,但清贫之中仍有高洁之志,寓言自己的品性如门前的高松般坚韧。
最后两句“空教使者求颜阖,知入云山第几峰”以颜阖典故,表示自己不愿应世俗之邀,只愿隐居山林,不知身处云山何处峰,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坚守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避世隐居、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