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饮中八仙歌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3-26阅读数:0

唐-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形式:古风押[先]韵

翻译

贺知章酒后骑马,晃晃悠悠,如在乘船。他眼睛昏花坠入井中,竟在井底睡着了。汝阳王李琎饮酒三斗以后才去觐见天子。路上碰到装载酒曲的车,酒味引得口水直流,为自己没能封在水味如酒的酒泉郡而遗憾。左相李适之为每日之兴起不惜花费万钱,饮酒如长鲸吞吸百川之水。自称举杯豪饮是为了脱略政事,以便让贤。崔宗之是一个潇洒的美少年,举杯饮酒时,常常傲视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树临风。苏晋虽在佛前斋戒吃素,饮起酒来常把佛门戒律忘得干干净净。李白饮酒一斗,立可赋诗百篇,他去长安街酒肆饮酒,常常醉眠于酒家。天子在湖池游宴,召他为诗作序,他因酒醉不肯上船,自称是酒中之仙。张旭饮酒三杯,即挥毫作书,时人称为草圣。他常不拘小节,在王公贵戚面前脱帽露顶,挥笔疾书,若得神助,其书如云烟之泻于纸张。焦遂五杯酒下肚,才得精神振奋。在酒席上高谈阔论,常常语惊四座。

注释

知章:即贺知章,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官至秘书监。汝阳:汝阳王李琎,唐玄宗的侄子。朝天:朝见天子。此谓李痛饮后才入朝。麴车:酒车。移封:改换封地。酒泉:郡名,在今甘肃酒泉县。传说郡城下有泉,味如酒。故名酒泉。左相:指左丞相李适之,天宝元年(742年)八月为左丞相,天宝五年(746年)四月,为李林甫排挤罢相。长鲸:鲸鱼。古人以为鲸鱼能吸百川之水,故用来形容李适之的酒量之大。衔杯:贪酒。圣:酒的代称。此化用李之诗句,说他虽罢相,仍豪饮如常。宗之:崔宗之,吏部尚书崔日用之子,袭父封为齐国公,官至侍御史,也是李白的朋友。觞:大酒杯。白眼:晋阮籍能作青白眼,青眼看朋友,白眼视俗人。玉树临风:崔宗之风姿秀美,故以玉树为喻。苏晋:开元进士,曾为户部和吏部侍郎,长斋:长期斋戒。绣佛:画的佛像。逃禅:这里指不守佛门戒律。佛教戒饮酒。苏晋长斋信佛,却嗜酒,故曰“逃禅”。李白:以豪饮闻名,而且文思敏捷,常以酒助诗兴。张旭:吴人,唐代著名书法家,善草书,时人称为“草圣”。脱帽露顶:写张旭狂放不羁的醉态。据说张旭每当大醉,常呼叫奔走,索笔挥洒,甚至以头濡墨而书。醒后自视手迹,以为神异,不可复得。世称“张颠”。焦遂:布衣之士,平民,以嗜酒闻名,事迹不详。卓然:神采焕发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著名的“酒中八仙”之一幕,通过对他们饮酒作乐的场景进行生动刻画。每一句都精彩绝伦,展现了不同人物的个性与风采。

开篇“知章骑马似乘船”,以鲜明的比喻表达知章的豪放不羁,宛如驾驶着船一般在马背上驰骋。紧接着,“眼花落井水底眠”则是对其醉酒后的无拘无束状态的形象描绘。

“汝阳三斗始朝天”,则透露了饮酒量的巨大,反映出诗人对于豪饮壮举的赞美。随后,“道逢曲车口流涎”生动地展示了人物在饮酒过程中的专注与忘我。

“恨不移封向酒泉”,表达了对酒水源泉无限向往的情感,渴望如泉水般的酒量。紧接着,“左相日兴费万钱”则是对其奢侈生活的描绘,反映出当时贵族豪门的奢靡之风。

“饮如长鲸吸百川”,以鲸鱼吞海水比喻其豪饮无穷,接着,“衔杯乐圣称世贤”则是对其品格和才能的高度赞扬。

“宗之潇洒美少年”,描绘了人物的风流倜傥与青春气息。随后,“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则是对其饮酒时神态的细腻刻画。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透露了人物在醉酒之后寻求心灵超脱的行为。紧接着,“李白一斗诗百篇”则是对其才华横溢、豪放不羁的诗歌创作能力的赞美。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以此表达了人物对于世俗名利的超然物外,以及在醉酒中寻找自由与快乐的生活态度。最后,“自称臣是酒中仙”则是对其饮酒后的自我定位,是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飞扬。

“张旭三杯草圣传”,展示了人物草书才华横溢,即便醉酒也能挥洒自如,创作出流传千古的书法作品。紧接着,“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则是对其在尊贵者面前的狂放不羁态度和艺术才华的描绘。

最后,“焦遂五斗方卓然”,通过对人物豪饮量的描述,再次强调了“酒中八仙”的豪迈气概。随后,“高谈雄辨惊四筵”则是对其在醉酒之后依旧能够进行深邃议论、辩才无碍的智慧与口才的赞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八位豪饮之士的个性化刻画,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自由生活态度和艺术创作的向往,以及他们在醉酒中寻找精神解脱和快乐的生活哲学。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