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山碧岩岩,汉水碧汤汤。
秀气结成象,孟氏之文章。
今我讽遗文,思人至其乡。
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
南望鹿门山,蔼若有馀芳。
旧隐不知处,云深树苍苍。
形式:古风押[阳]韵翻译
楚地的山峰青翠叠嶂,汉江的水流清澈浩荡。文采精华凝结成美好的形象,就像孟浩然的诗篇。如今我在诵读他的遗作,思念他直至他的故乡。清廉高洁的风骨无人能继,黄昏时分空留襄阳。向南遥望鹿门山,仿佛还能嗅到淡淡的余香。昔日的隐居之地已无从寻找,只见云深林密,一片苍茫。注释
楚山:指楚地的山,这里特指湖北一带的山。岩岩:形容山峰高峻。汉水:长江中游的支流,流经湖北等地。汤汤:形容水流浩荡的样子。孟氏:指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讽:诵读。遗文:遗留下来的文章,这里指孟浩然的诗作。思人:怀念的人,此处指孟浩然。鹿门山: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孟浩然曾在此隐居。蔼:形容香气浓郁。馀芳:残留的香气,此处引申为孟浩然的遗风。旧隐:过去的隐居之处。云深树苍苍:描绘鹿门山云雾缭绕、树木茂盛的景象。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游襄阳怀孟浩然》。通过诗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作者的情感,我们可以窥见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前代文学家的崇敬之情。
首句“楚山碧岩岩,汉水碧汤汤”描绘了襄阳一带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这里的“碧岩”和“碧汤”都是形容词,不仅强调了景物的美丽,更凸显出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情感寄托。
接着,诗人提及“孟氏之文章”,表达了对前代文学家孟浩然的崇敬。孟浩然是唐代诗人,以其清新隽永的山水田园诗著称,是白居易心目中的文学楷模。
中间两句“我今讽遗文,思人至其乡”表达了诗人阅读孟浩然诗作时的心情。通过这位前代诗人的文字,作者似乎能感受到那份超越时空的共鸣,心中充满对远古时代的怀念与向往。
后面的“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则描绘了一种孤寂和静谧的情景。诗人在这宁静的晚风中,没有其他人的陪伴,只有自己的思绪随着时间渐渐飘散,这份感受让人不禁产生一种超脱尘世的思考。
至于“南望鹿门山,蔼若有馀芳”一句,则是诗人通过远眺鹿门山的情景,将目光投向遥远的地方,寻找那股看似依旧飘渺却又难以捕捉的美好气息。这里的“馀芳”隐含着对过往美好的留恋和追求。
最后两句“旧隐不知处,云深树苍苍”则是诗人表达了对于孟浩然昔日隐居之所现在已经难以寻觅的感慨。这里的“旧隐”指的是孟浩然当年的隐居地,而“云深树苍苍”则是对那种失落和迷茫的一种形象描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前代文学家的崇敬与怀念,以及他对于过往美好时光难以捕捉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