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到海五百里,日观东看直一指。
万峰海上碧沈沈,象伏龙蹲呼不起。
夜半云海浮岩空,雪山灭没空云中。
参旗正拂天门西,云汉却跨沧海东。
海隅云光一线动,山如舞袖招长风。
使君长髯真虬龙,我亦鹤骨撑青穹。
天风飘飘拂东向,拄杖探出扶桑红。
地㡳金轮几及丈,海右天鸡才一唱。
不知万顷冯夷宫,并作红光上天上。
使君昔者大峨眉,坚冰磴滑乘如脂。
攀空极险才到顶,夜看日出尝如斯。
其下濛濛万青岭,中道江水而东之。
弧臣羁迹自叹息,中原有路归无时。
此生忽忽俄在此,故人偕君良共喜。
天以昌君画与诗,又使分符泰山址。
男儿自负乔岳身,胸有大海光明暾。
即今同立岱宗顶,岂复犹如世上人。
大地川原纷四下,中天日月环双循。
山海微茫一卷石,云烟变灭千朝昏。
驭气终超万物表,东岱西峨何复论。
形式:古风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姚鼐与友人在岁除日登泰山日观峰观赏日出的壮观景象。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将泰山的高峻与日出的壮丽融为一体,展现出天地之间的宏大气象。"泰山到海五百里,日观东看直一指",形象地写出日出时太阳的光芒直射远方。"象伏龙蹲呼不起",运用比喻描绘山峰静穆而威严。
夜晚的云海、雪山和星辰在诗中交替出现,增添了神秘感。"参旗正拂天门西,云汉却跨沧海东",描绘了星斗与海面的广阔画面。诗人与友人登山的豪情也被融入其中,"使君长髯真虬龙,我亦鹤骨撑青穹",自比为仙人,表达出超脱尘世的志向。
最后,诗人回忆起自己过去的经历,感叹人生短暂,但能与好友共登泰山,欣赏如此美景,倍感欣喜。他以"大地川原纷四下,中天日月环双循"总结自然的壮丽,表达对未来的期待和超越世俗的决心。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开阔,展现了作者姚鼐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豪迈情怀,同时也流露出对家国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