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辄去岂无乡,种树穿池亦漫忙。
暂赏不须心汲汲,再来惟恐鬓苍苍。
应成庾信吟枯柳,谁记山公醉夕阳。
去后莫忧人剪伐,西邻幸许庇甘棠。
形式:七言律诗押[阳]韵翻译
三年就要离开一次,难道没有故乡?种植树木、开凿池塘也是徒劳的忙碌。暂时的欣赏不必太过急切,只怕下次再来时,已是满头白发。恐怕会像庾信那样,在老柳树下吟咏哀歌,谁还会记得山公在夕阳下醉酒的场景。离开之后不必担心有人砍伐,幸好西边的邻居允许我在那里庇荫如甘棠树。注释
三年辄去:每三年就离开一次。岂无乡:难道没有故乡。种树穿池:种植树木、开凿池塘。漫忙:徒然忙碌。暂赏:暂时的欣赏。心汲汲:急切的心情。鬓苍苍:满头白发。庾信吟枯柳:庾信在老柳树下的哀歌。山公醉夕阳:山公(山简)在夕阳下醉酒。人剪伐:被人砍伐。西邻:西边的邻居。甘棠:甘棠树,比喻可供休息或庇荫的地方。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变化的担忧的诗句。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小园中的劳作与享受,流露出对简单生活的珍视之情,同时也表现出对时间流逝和身世变迁的无奈。
"三年辄去岂无乡,种树穿池亦漫忙。"这两句表明诗人虽然常年在外奔波,但内心深处对家乡仍有所牵挂。在闲暇时光,他会忙碌于园中,如种植树木、开凿池塘等,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投入。
"暂赏不须心汲汲,再来惟恐鬓苍苍。"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时间易逝的感慨。他提醒自己要及时享受当下的美好,因为再次返回时,可能自己已经两鬓斑白,不复当年之勇了。
"应成庾信吟枯柳,谁记山公醉夕阳。"这里诗人引用了庾信吟咏枯柳和山公醉酒赏夕阳的典故,以此表达自己与先贤共鸣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去后莫忧人剪伐,西邻幸许庇甘棠。"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的嘱咐和安慰。他希望自己离开后,不要担心别人会破坏他的园林,并且期望邻居能够继续保护好这些美好的自然景观。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冲突,是一篇抒发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