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形式:五言律诗押[阳]韵翻译
风吹散了清澈的云朵直至消失,天空万里无云,布满寒霜。野外的豺狼在月圆之时举行祭祀,仙界的菊花恰逢重阳佳节盛开。秋日的景色使稀疏的树木显得凄凉,鸿雁的鸣叫勾起了对故乡的思念。谁能知道这一杯酒,竟然能让人忘却百年的忧愁。注释
风卷:风刮得猛烈,使...卷起。清云:清澈、透明的云彩。空天:空旷的天空。万里霜:形容范围广阔的霜冻景象。野豺:野外的豺狼,比喻凶残之物。祭月:古代有以动物祭祀月亮的习俗,这里指豺狼似有某种仪式。仙菊:仙境中的菊花,形容菊花之美。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传统节日重阳节。秋色:秋天的景色。悲疏木:为稀疏的树木感到悲伤,形容秋日萧瑟。鸿鸣:鸿雁的叫声。忆故乡:思念家乡。谁知:谁知道,表示出乎意料。一樽酒:一杯酒,樽为古代盛酒器具。能使:能够使得。百秋亡:忘却百年的忧愁,‘亡’通‘忘’,这里是忘记的意思。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象,风卷清云,天空万里无垠,覆盖着一层薄霜。野豺(即野兽中的豺犬)率先祭拜明月,而仙菊则在重阳(即立秋后的第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时绽放。诗人通过秋色来表达对疏落树木的悲哀,同时鸿鹄(大雁)的鸣叫让人思念远方的故乡。这首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最后两句,"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这里一樽酒不仅是一种物质的慰藉,更是心灵上的寄托,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深切感悟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