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偈一百二十首(其六十九)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3-21阅读数:0

宋-释怀深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释迦老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幻化空身即法身,个中无染亦无尘。

拈匙把箸如明了,扫地烧香不倩人。

形式: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视角,探讨了世间万物的本质与观照方法。开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借用佛教中的比喻,指出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虚幻不实的,如同梦境、泡沫、光影和露珠、闪电一样短暂易逝,提醒人们要以一种超然的态度看待世间事物。

接着,“应作如是观”强调了正确的观察方式,即认识到一切皆是虚幻,不应被表象所迷惑,而应深入本质,洞察其空性。这与佛教中追求解脱、超越生死轮回的理念相契合。

“释迦老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则暗含对传统佛教教义的反思,指出释迦牟尼佛虽然揭示了世界的虚幻一面,但并未完全揭示其深层含义。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佛法理解的深化,认为真正的智慧不仅在于认识到世界的虚幻,更在于理解其背后的真理和意义。

后两句“幻化空身即法身,个中无染亦无尘”进一步阐述了这种理解。诗人认为,个体的存在(幻化空身)即是宇宙真理(法身)的体现,其中没有污染也没有尘埃,意味着在体悟到事物本质之后,心灵可以达到纯净无染的状态。

“拈匙把箸如明了,扫地烧香不倩人”则是实践层面的指导。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使用餐具、打扫卫生、焚香等,来培养内心的清晰和专注,无需依赖他人,自己就能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这体现了禅宗强调的“生活即修行”的理念,即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达到心灵的净化与提升。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修行智慧,鼓励人们超越表面现象,深入内心世界,通过日常生活的实践来实现精神上的觉醒与解脱。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