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鹤在深水,置鱼在高枝。
升沈或异势,同谓非所宜。
君为邑中吏,皎皎鸾凤姿。
顾我何为者,翻侍白玉墀。
昔作芸香侣,三载不暂离。
逮兹忽相失,旦夕梦魂思。
崔嵬骊山顶,宫树遥参差。
祗得两相望,不得长相随。
多君岁寒意,裁作秋兴诗。
上言风尘苦,下言时节移。
官家事拘束,安得携手期。
愿为云与雨,会合天之垂。
形式:古风押[支]韵翻译
让鹤在深水中游弋,把鱼放在高高的树枝上。升降沉浮或许态势不同,但都说是不合适的安排。您作为城中的官员,品性高洁如鸾凤般出众。而我为何人,反而在宫廷的白玉台阶旁侍奉。往昔我们是同僚,三年间不曾分离。如今忽然分离,日夜在梦中思念。骊山高峰上,宫殿的树木远远地参差不齐。只能遥遥相望,无法长久相伴。感念您经冬不凋的高洁情谊,我写下这首秋日感怀的诗。上句诉说世道艰辛,下句感叹时光流转。公务的束缚,何时才能让我们有机会携手同行。希望化作云和雨,在天意的安排下相聚。注释
放鹤:释放鹤鸟。置鱼:放置鱼儿。升沈:上升与下沉,比喻地位的变迁。非所宜:不适合的地方或情况。邑中吏:城中的官员。皎皎:明亮洁白,形容品格高洁。鸾凤姿:像鸾鸟和凤凰一样高贵的姿态。侍:侍奉。白玉墀:宫殿的白玉石阶。芸香侣:一同在书斋工作的好友,这里指同事。三载:三年。不暂离:未曾分离。逮兹:到这时。忽相失:忽然失去联系或分开。旦夕:早晚,表示时刻。崔嵬:形容山高大不平。骊山: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宫树:宫殿周围的树木。参差:高低不齐的样子。两相望:互相遥望。长相随:长时间在一起。岁寒意:比喻在艰难环境中仍保持的高尚情操。秋兴诗:因秋日感怀而作的诗。风尘苦:旅途劳顿或世态炎凉的辛苦。时节移:时间的流逝,季节的变换。官家:指朝廷或官府。拘束:限制,束缚。云与雨:比喻相聚的愿望。会合:相遇,聚合。天之垂:上天的安排。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名为《酬乐天》。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怀念之情与无奈之感。
首句“放鹤在深水,置鱼在高枝”用反常的手法描绘了一个不合自然规律的情景,寓意着人生不得志的状态。接着,“升沈或异势,同谓非所宜”,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违背本性、不适应当位置的苦闷。
“君为邑中吏,皎皎鸾凤姿”中的“君”指代诗人的友人乐天,是一位官员,而“邑中吏”则是对其职务的描绘,“皎皎鸾凤姿”表明了友人在仕途上的高洁与不凡。诗人通过这些字眼,既表达了对朋友的赞美,也暗示了自己与之相比的差距。
“顾我何为者,翻侍白玉墀”则是诗人自问自答,表明自己的境遇与友人相去甚远,自己只是在宫庭中做一些低微的工作,感慨万千。
接下来的“昔作芸香侣,三载不暂离。逮兹忽相失,旦夕梦魂思”则是对往日与乐天共事时光的追忆,以及现在彼此分隔的无尽思念。这里的“芸香侣”意指同僚或同事,“三载”即三年时间,“逮兹”意味着转眼间,表达了友情的珍贵和不易再续。
“崔嵬骊山顶,宫树遥参差。祗得两相望,不得长相随”则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来比喻自己与乐天的关系,如同远远相望却无法长久陪伴。
最后,“多君岁寒意,裁作秋兴诗。上言风尘苦,下言时节移。官家事拘束,安得携手期”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感,以及在秋天这种易生感慨的季节里所写下的诗句。诗中流露出对于世间纷争、时光流转和官场羁绊的无奈。
结尾“愿为云与雨,会合天之垂”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像云和雨一样自由地聚散,与自然界融为一体,从而摆脱世间束缚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