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形式:五言律诗押[先]韵翻译
旅客行走在青山之外,小船航行在绿水之间。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更显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海上的红日正在黑夜的残迹中升起,江边的春天在旧年的尾声中到来。家书要送往何处呢?希望能托北归的大雁送到洛阳那边。注释
客路:旅人的道路。青山:青翠的山峰。行舟:行驶的小船。绿水:碧绿的河水。潮平:潮水涨平。两岸阔:两岸显得开阔。风正:风向正,顺风。一帆悬:一只帆船高挂着。海日:海上初升的太阳。残夜:夜晚即将过去,天色将明未明之时。江春:江边的春天。旧年:过去的年份。乡书:家书,信件。何处达:哪里能够送达。归雁:返回北方的大雁。洛阳边:洛阳附近,暗指家乡。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春日行舟图景,诗人以淡雅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开篇即设定了一个远离尘嚣的自然环境,诗人的足迹在青山之外,他驾舟穿梭于碧波之中,这种境界让人不禁想象那份超然物外的悠闲与自在。
接着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里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开阔的水面景观。潮汐退去后,两岸变得宽广,而此时正值春季,微风不燥,正适宜扬帆远航。这画面生动地展示了春日里的自然美和行舟之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则是在描写时间的流转。海边的日出隐约中透露出夜的痕迹,而江水则带来了新春的气息,仿佛将去年的余温也带了进来。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刻画,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四季更替的情感体验。
最后两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则流露出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诗中所谓“乡书”,即是家信或家书,它承载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问候。但在这里,这份情感被一种迷茫和无奈的情绪所笼罩——“何处达”表明了信息传递的不易。同时,归雁洛阳边,则是诗人对于归去的一种渴望,那些北归的雁鸟似乎成为了他心中自由与归属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春日里行舟、思乡、惆怅的情境。它不仅是一次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上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