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屏迹三首(其二)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3-20阅读数:0

唐-杜甫

晚起家何事,无营地转幽。

竹光团野色,舍影漾江流。

失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

百年浑得醉,一月不梳头。

形式:古风押[尤]韵

翻译

晚起时家中有何事,无人打理反而更显清幽。竹林的光芒映照着野外的景色,房屋的倒影在江水中荡漾。因为孩子们不上学变得懒散,长期的贫困让妻子倍感忧虑。一生忙碌只为能畅饮,一个月都懒得梳理头发。

注释

晚起:起床较晚。家何事:家中有什么事情。无营:无人照管。转幽:变得更加清静。竹光:竹林的光影。团野色:映照野外景色。舍影:房屋的倒影。漾江流:在江水中摇曳。失学:孩子们不上学。从儿懒:孩子因此懒散。长贫:长期贫困。任妇愁:让妻子感到忧虑。百年:一生。浑得醉:只求能畅快饮酒。一月:一个月。不梳头:懒得梳理头发。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体现了诗人晚年生活的艰难和内心的无奈。开篇“晚起家何事,无营地转幽”两句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又不免带点消极的情境,似乎表达了诗人因年龄增长而日渐减少外出活动,只能在家中四处漫步的状态。"竹光团野色,舍影漾江流"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竹林中的阳光和野地的颜色交织在一起,而房屋的倒影映照在水面上,流动不息,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超然世俗、与自然合一的氛围。

然而,随后的“失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则显露出诗人对个人经历和家庭状况的反思。"失学"可能指的是诗人未能实现仕途的理想,而是因生活所迫不得不放弃学业;"长贫"则直接揭示了他的贫困状态,"任妇愁"则表明这份贫穷也让家中的女性成员——很可能是他的妻子或其他女眷——感到忧虑。

最后两句“百年浑得醉,一月不梳头”则更加深刻地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态。"百年浑得醉"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一生苦难的无奈,想要借酒来暂时忘却烦恼;而“一月不梳头”则可能是由于贫困和生活的压力,导致日常的个人卫生和仪容都被忽略。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家环境和个人的生活状态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寻求精神慰藉的情感倾向。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