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摧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寄我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形式:词词牌:江城子翻译
流离天涯,思绪无穷无已。相逢不久,便又匆匆别离。拉着佳人,只能采一枝暮春的杏花,含泪赠别。你问春天还剩多少,即便春意尚在,又能和谁一同欣赏?三月的隋堤,春水缓缓。此时鸿雁北归,我却要到飞鸿过冬的湖州。回望旧地,清清浅浅的泗水在城下与淮河交汇。想要让泗水寄去相思的千点泪,怎奈它流不到湖州地。注释
东风:代指春天。隋堤:指汴河的河堤,因建于隋朝而得名。背归鸿:词人南下湖州(今属浙江)而大雁北飞,所以说是“背归鸿”。彭城:即徐州,汉高祖刘邦的家乡。楚江:即泗水。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江城子·别徐州》。苏轼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离别时的无奈与思念。"天涯流落思无穷"开篇,表达了词人漂泊在外的孤独与无尽的思绪。"既相逢。却匆匆",写出了与佳人短暂相聚的遗憾,暗示了相聚的匆忙和分离的必然。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通过细节描绘了两人依依惜别的场景,泪水滴落在凋零的花朵上,更显离别的凄凉。接下来,词人借东风自问,春天虽然还在,但没有了共赏的人,又有何意义:"为问东风馀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下片转而描绘别后情景,"隋堤三月水溶溶",以春水的流淌象征着词人的离愁,"背归鸿。去吴中",词人如同孤雁般离开徐州,前往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再次强调离别的地点和对徐州的怀念。最后,词人表达出强烈的思念之情,想要寄去千点相思之泪,却只能随着流水东流,无法送达远方的楚江。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词人离别徐州时的深深眷恋和无尽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