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
未容言语还分散,少得团圆足怨嗟。
二八月轮蟾影破,十三弦柱雁行斜。
平明钟后更何事,笑倚墙边梅树花。
形式:七言律诗押[麻]韵翻译
昨天紫姑神已经离去,今天青鸟使者却带来消息迟缓。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已分离,难得的团聚时光让人满心遗憾。在二十八月圆之夜,月亮的光芒穿透蟾蜍的影子,十三弦的琴声中雁阵斜飞。天亮钟声过后又有什么事情?我独自微笑倚靠在梅树花旁。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沉思念和无奈感受。全诗围绕着“昨日”与“今朝”的时间变化,以及“紫姑神”、“青鸟使”等意象展开。
"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这两句通过对比昨天和今天的不同使者(紫姑神和青鸟),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的美好时光与当前隔阂的感慨。紫姑神常被用作传递情意的符号,而青鸟则是古代神话中传递信息的使者,赊字有借贷之意,暗示着诗人希望通过某种方式重续过去的情缘。
"未容言语还分散,少得团圆足怨嗟。"这两句表达了对未能说出口的话和尚未实现的团聚的遗憾与哀叹。诗人感慨于情意难以传递,团圆之情又常被世事所阻隔。
"二八月轮蟾影破,十三弦柱雁行斜。"这两句通过对明月与琴弦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二八月"指的是农历的二月或八月,都是春秋之交,月亮特别明亮;"十三弦柱雁行斜"则是用琴声和雁阵来形容夜晚的情景。
最后两句"平明钟后更何事,笑倚墙边梅树花。"通过对“平明”、“钟后”的时间点的提及,以及诗人倚靠在墙边观赏梅花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在失落和孤独中寻找慰藉的心境。这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找到一种精神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比昨日与今朝、梦幻与现实的对照,以及运用丰富意象和精妙的语言,展现了李商隐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及其深邃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