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
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
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
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
周公与管、蔡,恨不茅三间。
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
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
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
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
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
形式:古风翻译
环州四周环绕着清澈的白水,海边尽是青翠的苍山。那无边的美景,却只能陪伴我度过有限的时光。东邻住着孔子,西邻住着颜渊。市场交易公平,没有欺诈,农民耕耘不争抢田地。周公与管、蔡的遗憾,若能有茅屋三间该多好。我只需一顿饱饭,野菜薇蕨也能果腹。门生送来柴米,帮我解决了厨房烟火。一杯酒一只鸡,畅饮高歌庆祝晚年。飞禽游鱼哪知我的心意,我与自然和谐共处。长久的忧虑或许并非必需,就让我享受这份安然吧。注释
环州:环绕的州府。白水:清澈的水。际海:海边。孔丘:孔子,古代伟大的思想家。颜渊:孔子的学生,以德行著称。不二价:公平交易,价格固定。争田:争夺田地。周公:周文王之子,辅佐成王的重要人物。茅三间:简陋的三间茅屋。薇蕨:野菜。馈薪米:赠送柴米。厨无烟:指厨房炊烟袅袅。华颠:指老年。适物:适应自然。聊乐:姑且快乐。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田园的生活状态。开篇“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勾勒出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水与山交织成无尽的风光,而“寓我有限年”则是诗人对自己生命有限的深刻感悟。
接下来,“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表明诗人居住的地方邻近圣贤之地,充满文化气息。随后的“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则展示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没有商业上的欺诈与土地上的纷争。
周公、管蔡是古代的政治理想化身,“恨不茅三间”表达诗人对理想政治生活的向往。紧接着“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则写出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邻里互助精神的赞美。
“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描述了诗人的欢愉时光,而“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最后,“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则是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总结,他选择享受自己喜欢的简单快乐,不随波逐流。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