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春江花月夜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3-18阅读数:0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秖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沈沈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形式:古风

翻译

春天的江水与海平面齐平,海上明亮的月亮伴随着潮汐升起。月光在波涛中闪烁千万里,哪里的春江不在月光下明亮?江水蜿蜒流过芳香的草地,月光照亮了如霜花般的树林。空中仿佛有霜无声飘落,汀上的白沙却难以察觉。江天一色,没有丝毫尘埃,明亮的月亮孤独地挂在空中。是谁在江边首次见到这轮明月,又是什么时候它开始照耀着人们?人生一代接一代,无穷无尽,而江月每年依旧相似。不知道江月等待的是谁,只见长江流水不断。白云悠然远去,青枫浦上的人满怀忧愁。今夜,哪户人家的船夫在扁舟中思念,又有谁在明月楼中寄托相思?楼上月光徘徊,照亮了离人的梳妆台。月光穿过珠帘却无法驱散,又拂过捣衣石,留下痕迹。此刻,我们只能相望却无法交谈,希望月光能传达我的思念。大雁飞得再高也照不到你,鱼儿跃起也只能在水面留下痕迹。昨晚在闲静的潭边梦见落花,可惜春天已过半,你仍未回家。江水带着春意流逝,江边的月亮落下西斜。低垂的月亮沉入海雾,碣石和潇湘之间,路途遥远。不知有多少人在月光下归家,落月的柔情洒满江边树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夜江景的美丽画卷,诗人以其深厚的情感和精湛的笔触,将月光、潮水、江风以及个人情怀融为一体,创造出一个既壮观又充满哲理的艺术境界。

开篇“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两句,以宏大的气魄勾勒出了春夜江潮与明月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象。诗人通过潮水和月光的结合,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壮阔,更引发了对时空永恒性的深刻思考。

接着,“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诗人以“滟滟”二字形容潮水之声,同时又以此声衬托出月光的普遍存在和不可触摸的神秘。这里的问句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叹,更是对生命、时间和宇宙本质的一种追问。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这一段落中,诗人细致地描写了江水的曲折与月光下花林之美,将自然景物与季节气息紧密相连,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在这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月光下沙滩之美和天空中雪花的无声飘落,表现出一种难以言说的淡远与宁静。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此处,诗人通过对江天一色的描绘,以及对孤独月轮的赞美,表达了对于宇宙之美的感慨和个人情怀的沉思。

接着,“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一问句,不仅是对过去与现在的一种呼唤,更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深刻反思,是诗人对于生命流转、月光常在中个人遭遇的无尽追寻。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秖相似。”这两句诗,是对人生和自然界永恒主题的深刻洞察。诗人通过这种比较,抒发了对于生命短暂与自然永恒之间矛盾的感慨。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此处,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高潮,对于江月无常、人生易逝的哀叹,表达了对生命和时间不可把握的深切感受。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在这两句中,诗人的情绪开始转向个人内心的独白,通过对流水、白云和青枫的情景描写,抒发了无尽的思念与哀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这一问句,是诗人对于未知的命运和渴望的呼唤,同时也是对那不可触及之物的一种向往。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此处,诗人的情感转向了个人对于月光与离别之间的哀愁抒发,将月光与离人相思的情绪巧妙地交织在一起。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两句诗,不仅是对室内景物的细致描写,更是对个人情怀的深刻表达。诗人通过对帘幕和衣物动作的描述,将内心世界与外在景象紧密相连。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这里,诗人的情感达到了一个高点,是对远方亲人或挚爱者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月光这一媒介的依赖和渴望。

接下来的几句,“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诗人通过对自然界中生物活动的描写,以及个人梦境与现实之间差异的抒发,表达了对于生活和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受。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沈沈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在这几句中,诗人以对春日即将过去、月光西斜以及自然界变化的描写,表达了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慨。

最后,“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这一问句,是诗人的无限哀愁与向往的总结。通过对月光下江景的描写,以及对归去者数量的不解,诗人表达了对于生命、时间和自然之间关系的终极思考,同时也抒发了个人对于永恒与流逝之间矛盾的情怀。

整首诗以其宏大、深邃、柔美而又充满哲理的艺术风格,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生命和时间深刻的感悟,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