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巡竟不返,二妃怨逾积。
万里丧蛾眉,潇湘水空碧。
冥冥荒山下,古庙收贞魄。
乔木深青春,清光满瑶席。
搴芳徒有荐,灵意殊脉脉。
玉佩不可亲,徘徊烟波夕。
形式:古风押[陌]韵翻译
他南巡却未能归来,两位妃子的哀怨更加深重。千里之外失去了美丽的容颜,潇湘江水依旧清澈碧绿。在幽深的荒山之下,古老的庙宇中收留了她的忠贞灵魂。高大的树木映衬着春天,清冷的月光照亮了神坛。采摘香花供奉徒劳,神灵的心意却含蓄深沉。那珍贵的玉佩无法触及,她在傍晚的烟波中独自徘徊。注释
南巡:皇帝的南下巡视。竟:竟然。不返:没有返回。二妃:指湘妃,古代传说中的舜帝二妃。怨逾积:怨恨越来越深。丧:丧失,失去。蛾眉:女子美丽的眉毛,代指美貌。潇湘:古代河流名,这里指湖南地区。水空碧:形容水色碧绿如空。冥冥:昏暗不明。荒山:无人居住的山。贞魄:坚贞的灵魂。乔木:高大的树木。深青:深深的绿色。春:春天。清光:清冷的月光。瑶席:用美玉装饰的神坛。搴芳:采摘香花。荐:献祭。灵意:神灵的心意。殊脉脉:含蓄深沉的样子。玉佩:珍贵的玉饰。徘徊:犹豫不决,来回走动。烟波:雾气笼罩的水面。夕:傍晚。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湘妃的哀怨情怀,表达了她对离去不再返回的君王深深的思念和怨恨。开篇“南巡竟不返,二妃怨逾积”两句直接点明主题,南巡即帝王出巡南方之意,而湘妃因其不归而积怨于心。
接着,“万里丧蛾眉,潇湘水空碧”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湘妃的美貌消逝和她对君王思念的心境。"蛾眉"是形容女子细长的眉毛,而"万里丧蛾眉"则表达了因为相思而导致的憔悴损颜,潇湘水空碧,则是湘江之水清澈见底,反映出湘妃心中的寂寞和哀怨。
“冥冥荒山下,古庙收贞魄”两句则是说在荒凉的深山之下,一座古老的庙宇中似乎藏着湘妃那颗纯洁而又孤独的心灵。"贞魄"一词常用以形容女子或美好事物的精魂,这里则显现出诗人对湘妃内心世界的描绘。
“乔木深青春,清光满瑶席”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湘妃孤独和哀怨的情感。"乔木"指的是古树,而"深青春"则是形容春天里古树的茂密与深绿;"瑶席"是一种精致的玉制坐具,而这里则象征着皇家的奢华和冷清。
“搴芳徒有荐,灵意殊脉脉”两句中,“搴芳”指的是采集香花,而“荐”则是古代的一种祭祀用物,这里暗示湘妃的心意和灵魂如同供奉在祭坛之上,显得神圣而又孤独。
最后,“玉佩不可亲,徘徊烟波夕”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湘妃的深切同情。"玉佩"象征着皇家贵族的身份和地位,而"不可亲"则强调了与之相隔绝的距离感;"徘徊烟波夕"则是形容日暮时分,湘妃在烟雾般的水波中徘徊,不禁令人感到一种无尽的哀怨和寂寞。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湘妃哀怨情怀的细腻描绘,以及与之相呼应的自然景观,展现了一个封建社会中女性在爱恨交织中的悲剧性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