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有馀乐,贫贱不堪忧。
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
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
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鸱夷子,成霸业,有馀谋。
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
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
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形式:词词牌:水调歌头押[尤]韵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朱熹的《水调歌头(其一)》。从鉴赏角度看,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和淡泊,以及他追求自由自在、脱离尘俗的心境。
"富贵有馀乐,贫贱不堪忧"这两句点出了社会现象,即富贵之人享有余裕的欢乐,而贫穷低贱者则承受着无法忍受的忧愁。诗人通过这对比,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和生活的艰辛。
"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这两句转向哲理层面,表达了对于命运不可预测的感慨。"天路幽险"比喻人生的复杂与不易预料,而"倚伏互相酬"则暗示着在这复杂的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在依靠和利用彼此以求得存活。
接着的"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描述了诗人对历史沧桑、英雄落寞的感慨。"东门黄犬"和"华亭清唳"都是历史上著名景观,但在这里它们被用来象征着过往时光和无法挽回的遗憾。
而"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鸱夷子,成霸业,有馀谋"则是诗人对古代隐逸之士的赞美。鸱夷子是一位传说中的隐者,他不为世俗所羁绊,拥有超脱尘世的心境和策略。
最后,"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则表达了诗人彻底放下世俗羁绊,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愿望。在这里,他将自己的精神寄托于自然之中,寻找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