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淅风生砌,团团日隐墙。
遥空秋雁灭,半岭暮云长。
病叶多先坠,寒花只暂香。
巴城添泪眼,今夜复清光。
形式:五言律诗押[阳]韵翻译
微风吹过石阶,阳光被墙壁遮挡。秋雁消失在远方的天空,傍晚的云彩漫延到半山腰。病弱的叶子总是先落下,寒冷的花朵仅能短暂散发香气。在巴城,我泪眼朦胧,今夜又能欣赏到皎洁的月光。注释
淅淅:形容微风的声音。风生:风吹起。砌:石阶。团团:形容太阳圆润的样子。日隐:太阳被遮蔽。墙:墙壁。遥空:遥远的天空。秋雁:秋天的大雁。灭:消失。半岭:半山腰。暮云:傍晚的云彩。病叶:病态或枯黄的叶子。多先坠:常常先落下。寒花:寒冷季节开放的花朵。暂香:短暂的香气。巴城:指某个地方,巴地的城。添泪眼:眼中充满泪水。复:再次。清光:明亮的月光。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与心境图画,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淅淅风生砌,团团日隐墙”两句,以“淅淅”一词形容微弱之风,传达出一种秋风初起、气氛淡薄的感觉。随后“团团”二字,则将太阳被云雾所遮掩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出来,这两句交织出了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情绪。
接下来的“遥空秋雁灭,半岭暮云长”进一步扩展了自然景观,同时也深化了情感的色彩。远处的秋雁在天际渐行渐远,其孤独与凄清令人产生共鸣。而半山的暮云,则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无尽的思绪。
“病叶多先坠,寒花只暂香”两句,通过对秋叶易落、冬花难留的描写,更进一层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脆弱与时光易逝的感触。这里,“病叶”与“寒花”的意象,不仅是自然界的写照,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影。
最后两句“巴城添泪眼,今夜复清光”,则直接流露出了诗人的哀伤之情。在巴蜀古城的夜晚,诗人因思念故乡、亲人或旧友而潸然泪下,而今夜的明月,又让他心中的忧伤得以释放。这里,“添泪眼”和“清光”构成了一种对比,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