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九月十五日,观月听琴西湖示坐客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10-19阅读数:0

宋-苏轼

白露下众草,碧空卷微云。

孤光为谁来,似为我与君。

水天浮四座,河汉落酒樽。

使我冰雪肠,不受曲檗醺。

尚恨琴有弦,出鱼乱湖纹。

哀弹奏旧曲,妙耳非昔闻。

良时失俯仰,此见宁朝昏。

悬知一生中,道眼无由浑。

形式:古风

翻译

白露润湿了所有草木,碧蓝天空卷起轻柔的云朵。孤独的月光不知为谁而降,仿佛专为我们和你而来。水面与天际连成一片,如同酒杯盛满银河。这清冷如冰雪的心肠,无法被甜酒所醉倒。仍遗憾琴弦未断,拨动时搅乱了湖面的波纹。悲伤地弹奏着旧日乐曲,美妙的声音已非昔日可比。美好的时光不再随意流逝,这样的景象不分早晚。预知在这一生中,再也难以找到那份纯真的眼光。

注释

白露:清晨的露水。众草:各种草木。碧空:清澈的天空。孤光:孤独的月光。似为:仿佛为了。水天:水面与天空。河汉:银河。冰雪肠:比喻心肠冷酷。曲檗:苦味的植物,此处指甜酒。尚恨:仍然遗憾。妙耳:美妙的耳朵,指听觉敏锐。良时:美好的时刻。宁朝昏:不分早晚。道眼:洞察事物的眼光。浑:混浊,不清晰。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朝创作的,名为《九月十五日观月听琴西湖示坐客》。诗中充满了对美好时光和友情的珍惜,以及对音乐之美的赞叹。

“白露下众草,碧空卷微云。”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秋夜月明景象,露珠如细碎的玉液滋润着每一寸草地,而天空中飘浮着淡薄的云朵。这样的境界,让人感到清新而宁静。

“孤光为谁来,似为我与君。”这里,“孤光”指的是月亮,它仿佛是专为诗人和他的朋友们而照耀,这种感觉让人心中充满了温馨和对友情的深刻感悟。

“水天浮四座,河汉落酒樽。”水面与天空相接,宛如一幅无边的画卷,而“河汉”则指银河,这里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对流年忘返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美好时光珍惜之情。

“使我冰雪肠,不受曲檗醺。”“冰雪肠”形容诗人的心性清廉,不染尘俗。这里诗人通过饮酒的场景,表达了自己不愿意沉迷于世俗纷争和低俗之乐。

“尚恨琴有弦,出鱼乱湖纹。”琴是古代文人情感寄托的重要载体,而“出鱼”则是一种比喻,指的是音乐如同水中的游鱼,自然而不做作。诗人的感慨在于,即便是琴声美妙,也无法完全表达心中的万千思绪。

“哀弹奏旧曲,妙耳非昔闻。”“哀弹”指的是以悲凉的情怀演奏琴曲,而“妙耳”则是对听者情感共鸣的赞誉。诗人在这里表达了音乐超越时空的魅力,以及他对于过往美好记忆的留恋。

“良时失俯仰,此见宁朝昏。”“良时”指的是美好的时光,“俯仰”则是对过去和未来的思索。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当前社会动荡不安局势的不满,以及对失去的美好时代的怀念。

“悬知一生中,道眼无由浑。”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悬知”(挂念)和“道眼”(道理之眼,即看透世事的智慧)的表达,传递出他对于一生的思考,以及对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音乐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他对美好时光、友情以及个人理想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世俗纷争与个人理想之间冲突的无奈和感慨。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