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形式:七言律诗押[侵]韵翻译
早春二月,黄鹂在宫苑飞翔歌吟;拂晓时紫禁城春浓树木阴阴。长乐宫的钟声消逝在花丛外,龙池旁的杨柳沐浴在春雨中翠色深深。暖阳不能消散穷途落魄之憾,遥望天空常常怀有捧日赤心。十年来频频献赋还知音未遇,我头发斑白愧对华贵的帽簪。注释
黄莺:一作“黄鹂”。上林:指上林苑,汉武帝时据旧苑扩充修建的御苑。此处泛指宫苑。紫禁:皇宫。一作“紫陌”。阴阴:一作“沈沈”。长乐:即长乐宫。西汉主要宫殿之一,在长安城内。这里借指唐代长安宫殿。龙池:唐玄宗登位前王邸中的一个小湖,后王邸改为兴庆宫,玄宗常在此听政,日常起居也多在此。阳和:指二月仲春,与开头二月相应。霄汉:指高空。长怀:一作“长悬”。献赋:西汉时司马相如向汉武帝献赋而被进用,后为许多文人效仿。此指参加科举考试。遇:遇时,指被重用。华簪:古人戴帽,为使帽子固定,便用簪子连帽穿结于发髻上。有装饰的簪,就是华簪,是达官贵人的冠饰。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皇宫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人物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能实现的理想的无奈。
"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这两句描绘了初春时节,黄莺在宫林中飞舞,皇城和紫禁宫在晨雾中显得神秘而庄严。通过这种景象的描写,诗人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这两句则转向了皇宫中的钟声和龙池旁柳树的景色。钟声在鲜花盛开的地方回响,而龙池边的柳树因为春雨变得更加郁郁葱葱。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更暗示着一种深藏的忧愁和寂寞。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温暖的春光中,他无法释放那些在艰难困苦中积累的情绪,同时他又怀念着那遥远的大理石天幕下,手捧太阳的壮丽景象。这两句透露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无限留恋和现实中的不如意。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自述,他十年来一直在努力创作,却始终没有机会让自己的作品得以展现。在这种无奈中,他感到羞愧,因为即便头发已渐渐变白,也还是未能如愿。这不仅是一种个人的挣扎,更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学才华的忽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皇宫春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理想无法实现的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