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城烟敛,列宿出复多。
开轩望明月,展席流素波。
圆辉虽少亏,犹能遍天涯。
单居不为乐,念远徒咨嗟。
美人越崇京,高楼结绮霞。
浮云暮长征,何由睹光华。
迅飙万里至,霜雾日以加。
坐忧桂枝歇,委落同泥沙。
清辉苟相照,岂虑天路何。
形式:古风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十六夜月》描绘了夜晚城中的景象和诗人的思乡之情。首句“日夕城烟敛”展现了傍晚时分城市烟霭渐消的宁静,接着“列宿出复多”点出夜幕降临,星辰繁多。诗人打开窗户欣赏明亮的月亮,“开轩望明月,展席流素波”,月光洒在湖面,如素色波纹荡漾。
月亮虽然有时会有缺损,但“圆辉虽少亏,犹能遍天涯”,仍然照亮远方,引发了诗人的孤独感。“单居不为乐,念远徒咨嗟”,他感叹独自一人并不快乐,思念远方的人而只能叹息。诗人想象着远方的美人住在高楼上,如同“美人越崇京,高楼结绮霞”,但被“浮云暮长征”阻隔,无法见到她的光芒。
随着时光流逝,天气转凉,“迅飙万里至,霜雾日以加”,诗人担忧月光会被遮蔽,就像“坐忧桂枝歇,委落同泥沙”。然而,即使面临这样的困境,他仍期待着“清辉苟相照”,只要月光能照耀,就无所畏惧,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