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变春罗色,还追云壑游。
俯探青玉窟,傍挹翠绡流。
九夏日车冷,四时龙气浮。
隐沦今不见,钓叟浪垂钩。
形式:五言律诗押[尤]韵翻译
春天的气息稍微改变了罗衣的颜色,我再次追寻云雾缭绕的山谷游赏。低下头去探索那如青玉般的洞穴,旁边流淌着翠绿的绸带般的溪流。炎热的夏天,连车轮也感到清凉,四季的龙气似乎在空中浮动。如今隐居的生活已不再可见,只有老渔翁独自垂钓,享受闲适时光。注释
稍变:轻微的变化。春罗色:春天的罗衣色彩。云壑游:云雾缭绕的山谷游历。俯探:低头探寻。青玉窟:如青玉般的洞穴。翠绡流:翠绿色的绸带般流水。九夏:盛夏时节。日车冷:夏日的车轮也感到凉意。龙气浮:龙气在空中浮动。隐沦:隐居生活。钓叟:老渔翁。浪垂钩:随意垂钓。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景色的变化和诗人对自然山水的追求。"稍变春罗色",以轻盈的春罗比喻初春的色彩变化,暗示着大地从冬日沉睡中苏醒,万物复苏。"还追云壑游",表达了诗人欲追随山间云雾,探寻幽深山谷的闲适心境。
"俯探青玉窟,傍挹翠绡流",通过形象的描绘,写诗人亲临其境,低头欣赏如青玉般清澈的洞穴,侧耳倾听溪水如翠色薄纱般流淌,展现了山水间的宁静与秀美。
"九夏日车冷",出人意料地提到夏日也有清凉之感,可能是指山中气候宜人,不同于外界的炎热。"四时龙气浮",则借龙气象征山川灵气,一年四季都弥漫着神秘而生动的气息。
最后两句"隐沦今不见,钓叟浪垂钩",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人遗憾地感叹,那些曾经隐居山林的高人已不可见,只剩下垂钓的老者在静静地享受这份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风光,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寄托,体现了宋代理想化的隐逸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