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形式:七言律诗押[尤]韵翻译
拂晓的云与攀在漫天游动,楼台殿阁高高耸立触天空。残星点点大雁南飞越关塞,悠扬笛声里我只身倚楼中。艳萦的菊花静静地吐芳幽,红红的莲花落瓣忧心忡仲。可惜鲈鱼正美回也回不去,头戴楚冠学着囚徒把数充。注释
凄清:指秋天到来后的那种乍冷未冷的微寒,也有萧索之意。清,一作“凉”。拂曙:拂晓,天要亮还未亮的时候。流:指移动。汉家宫阙:指唐朝的宫殿。动高秋:形容宫殿高耸,好像触动高高的秋空。残星,天将亮时的星星。雁横塞:因为是深秋,所以长空有飞越关塞的北雁经过。横,渡、越过。塞,关塞。长笛:古管乐器名,长一尺四寸。紫艳:艳丽的紫色,比喻菊花的色泽。篱:篱笆。红衣:指红色莲花的花瓣。渚:水中小块陆地。鲈鱼正美:西晋张翰,吴(治今江苏苏州)人。齐王司马冏执政时,任为大司马东曹掾。预知司马冏将败,又因秋风起,想念故乡的菜莼妒鱼脍的美味,便弃官回家。不久,司马冏果然被杀。南冠:楚冠。因为楚国在南方,所以称楚冠为南冠。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的长安城景象,充满了凄凉和哀愁。"云物凄凉拂曙流"一句,设定了整个诗篇的氛围,天边的云彩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冷清。"汉家宫阙动高秋"则通过对古代汉朝宫殿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历史沧桑和秋意的浓重。
接下来的"残星几点雁横塞",画面转向夜空,仅剩的一两颗星星伴随着远方的大雁展现了一种边塞孤寂。"长笛一声人倚楼"则通过长笛的声音和人的倾靠,传递出一种深夜的寂寞与怀旧。
"紫艳半开篱菊静"这句诗中,菊花在围栏内静静绽放,带有了一种幽独之美。紧接着的是"红衣落尽渚莲愁",这里的“红衣”可能指的是落叶,而“渚莲”则是对莲藕的美称,这里表达了秋天物是的凋零和诗人的情感。
最后两句"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这里的“鲈鱼”通常象征着贤能之士,而“不归去”则可能隐含着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逃避。而“空戴南冠学楚囚”中,“南冠”往往是囚徒的代名词,"学楚囚"则是指效仿古时楚国囚犯的形象,这里可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长安城秋夜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感受,传递出一种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思想。